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需求响应作为一种动态资源在电力市场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需求响应项目的开展为电网、用户、社会等利益主体带来了诸多效益,但需求响应项目实践仍存在着基础理论不成熟,运作模式科学论证不足,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尚不完善,综合评价方法缺失,项目规划设计脱离市场环境,规划目标偏离实际情况等一系列问题。因此,亟需开展需求响应效果效益综合评估相关研究,建立一套适应不同电力市场环境的需求响应的规划评估技术帮助需求响应规划设计者进行相关的规划决策工作。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开展了适应不同市场环境的需求响应规划评估的研究工作,主要内容包括:首先,结合国内外需求响应实施现状,深入探讨了不同市场环境下需求响应的运行机制及其项目特征,归纳了单边开放以及双边开放市场环境下需求响应项目的组织体系、价格和交易机制,通过国内外典型需求响应项目分析,提炼了需求响应项目规划设计中的关键要素,并定性分析了各要素对需求响应用户参与度的影响。其次,为准确掌握用户在需求响应前后的负荷变化,本文建立了基于价格弹性矩阵的用户响应特性改进模型,根据用户响应时段的不同,将用户划分为四种类型,进而在模型中引入了不同类型用户的参与度,仿真模拟了区域用户在不同需求响应项目下用户响应特性,结合算例分析了不同类型用户响应效果灵敏度,证明了模型的应用效果。再次,针对需求响应项目规划评估问题,建立了适应不同市场环境的需求响应项目规划评估方法。构建了适应不同市场环境的需求响应规划评估指标,评估指标涵盖效果指标以及经济指标两个方面,为需求响应评估工作提供评价的依据和标准,分析了不同市场环境下需求响应规划评估的异同点,提出了基于熵权法以及灰色综合评价法的评估技术,在多个需求响应方案中选出与规划评估目标最匹配的需求响应项目。该评估方法解决了评估指标量纲不统一以及评估目标多样化问题,为需求响应规划决策以及项目的推广提供了技术支撑。然后,通过单边以及双边市场环境下的典型案例,对多场景不同规划目标下的需求响应项目的效果效益进行综合评估,并结合项目规则以及规划评估目标,对评估结果进行了深层解释,通过算例证明了评估模型的有效性以及适用性。最后,论文总结了本文所做的主要研究工作,阐明了研究内容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并指出了研究存在的不足以及待完善之处,为该领域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