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自由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主题。马克思曾对资本主义经济自由及其理论形态进行过深刻批判,这种批判实质上是从自由的维度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特别是所有制关系和交换关系的根本批判,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根本批判。在当代,随着以资本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和民族国家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自由的实践凸显出内在矛盾和发展悖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与商品拜物教对人的精神异化之间的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等等,都是内生于经济自由的现代性问题。因此,现实问题的解决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对经济自由的批判,也应强化对资本的历史超越意识。本文基于经济哲学的视域,以马克思的相关经典为文本依托,结合马克思经济自由批判思想的哲学依据,对马克思经济自由批判思想的逻辑思路、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和思想实质进行整体性研究。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经济自由的起点——异化的分工开始,结合资本的现实运动,对资本主义经济自由的逻辑起点、理论前提、核心思想和实质内容进行了全面深入地揭示。马克思以资本为轴心,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自由的历史合理性及其内在限度,意在探讨实现人类解放的现实路径,共产主义作为消解和扬弃资本主义经济自由的现实运动,就是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历史起点。马克思把“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现实的个体”作为批判资本主义经济自由的逻辑起点,从根本上避免了经济自由主义对人的抽象性理解的错误;把阶级作为分析资本主义经济自由问题的基本要素,找到了铲除影响劳动者实现经济自由的物质力量;把人类的解放作为经济自由发展的方向,把共产主义作为对异化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扬弃,提供了消解资本主义经济自由的理想路径。本文着重研究三个主要问题:一是在理解古典经济自由主义的理论前提的基础上,对古典经济自由主义的基本立场和思想实质加以历史梳理。二是明确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经济自由的问题意识,探寻马克思经济自由批判思想的历史脉络。三是明确马克思资本主义经济自由批判思想的学术定位,揭示其理论内容和思想实质。首先,以古典经济学相关原著为文本依托,分析古典经济自由主义的主要观点和政策主张,对古典经济自由主义关于“自由—经济自由—政治自由”之间的逻辑关系和研究思路进行梳理,展现古典经济学阐述经济自由问题的理论依据、主要观点和思想内涵。然后,重点研究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经济自由的思路、研究方法和核心思想。首先结合德国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相关研究成果对马克思的启示,揭示马克思经济自由批判思想的理论来源和使用的方法论,展现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经济自由的历史脉络。然后结合相关文本,以资本的再生产过程为研究起点,围绕马克思对经济自由主义的理论前提、经济自由的实质和经济自由所引发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三方面的批判,基于分工、资本和私有制三位一体的分析范式,展现马克思经济自由批判思想的丰富内容和强大理论逻辑。马克思以共产主义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来克服和超越资本主义经济自由的历史限度,经济自由的消解以扬弃资本逻辑为历史前提。本文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深入研究马克思原著文本的基础上,对马克思的经济自由批判思想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揭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自由和经济自由主义的批判在其整个思想史中的地位。经济自由是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理性和启蒙的产物,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和发展的必然产物。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自由的批判服务于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经济制度和经济关系的批判,是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基础的重要视角和创立科学的剩余价值理论的思想要素。(2)研究方法的创新。把资本主义经济自由的发生机制、运行机制和发展趋势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加以考察,从经济哲学的视角对这个问题进行系统深入地剖析。采用从抽象到具体的研究方法,对马克思经济自由批判思想的内在逻辑思路进行研究,尝试作出新的概括和描述。(3)基于马克思关于分工、资本和私有制三位一体的逻辑思路和分析框架,将人性批判和分工批判作为马克思批判经济自由主义的理论前提,把自由贸易、自由竞争和私有制作为马克思经济自由批判的主要对象,将资本逻辑下的自由贸易和自由竞争批判作为马克思经济自由批判思想的实质内容,将私有制批判作为马克思经济自由批判思想的深层内蕴,将共产主义对经济自由内在限度和历史限度的消解和扬弃作为经济自由发展的方向。马克思经济自由批判思想的核心是对资本的批判,马克思对资本的内在否定性的批判揭示了经济自由主义思想的本质,资本扩张是经济自由存在的根本依据,资本的限度就是经济自由的历史限度。中国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应该更好地利用和规制资本,克服资本和市场经济的负效应。中国的未来是建立在权力对资本的制约之上的,或者说权力对资本的调控代表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这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有价值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