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冗余PDB记录的蛋白质构象变化研究及其在Metap-2抑制剂设计中的初步应用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car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通过对蛋白质三维结构数据库PDB中冗余记录的分析,提出一种将蛋白质残基运动转化成空间散点的分布形态,从而对蛋白质构象变化进行研究的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甲硫氨酸氨基肽酶-2的构象变化进行了研究.从PDB数据库中选取10个冗余蛋白质家族,每个家族含10个记录.对每一家族,分别用主链α-碳(C<,α>)和侧链功能原子的原子坐标代表残基的空间位置,将每个残基的运动转化为10个空间散点的分布形态.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残基运动维数的研究表明,残基运动主要为一维和二维.对比运动幅度与二级结构信息,发现残基运动与其所属的二级结构单元具有一定的关联.定义了残基的折叠半径,发现酶的催化部位一般存在于运动幅度和折叠半径的“双极小值”处,利用该发现可对酶的催化部位进行预测.对结合部位和催化部位残基运动幅度的分析表明,催化部位的残基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结合部位残基的运动幅度可能出现在极大值、极小值和中间值处.据此,认为酶的活性中心是刚性与柔性的统一体,催化部位具有相对的刚性,结合部位具有相对的柔性.利用提出的方法对甲硫氨酸氨基肽酶-2的构象变化进行了研究,并对该酶抑制剂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进行了初步探讨.利用三维结构数据库搜寻的方法对NCI数据库进行了搜索,得到了4种命中结构,为后续实验工作打下了基础.
其他文献
在水稻中成功导入玉米C4型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hosphoenolpymvate carboxylase,pepc)并高表达,光合作用得到明显提高。掀起用C4光合特性改造C3植物,以增强光合效率的热潮,且最终对通过提高植物光合作用提高水稻产量有重要的意义。近几年,随着高表达转玉米pepc基因水稻的稳定选育,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证明了高表达转玉米C4pepc基因水稻具有高光效特性和耐氧化胁迫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