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城市少数族群的适应问题的研究中,族际通婚现象是一个值得切入的观察点。由于不同族群成员之间的亲密接触和相互联姻可以反映族群交往中较深层次的发展状况,族际通婚一直是测量民族关系的重要指标之一。从某种程度上讲,婚姻尤其是族际通婚不仅是个人问题,更可以反映两个人所在群体深层次的关系以及相互融合程度。在城市背景下研究族际通婚现象,尤其是少数族群和大群体的通婚现象,不仅能够触及少数族群在城市大环境背景下的适应状况,由此还可以进一步探讨民族关系。因此,本文通过对北京四类背景不同的社区居民关于回汉通婚接纳程度的调查研究,试图了解城市中回族群体的适应情况以及适应程度的差异性。回族是中国人口最多、分布最为广泛的少数族群之一。解放前,回族因宗教信仰与饮食习惯上的特殊性,在城市中的生存发展一直局限在相对聚居的“寺坊社区”,在婚姻问题上,回族多恪守传统的民族内婚制度。解放后,随着“寺坊社区”的逐渐减弱,回族的这种民族内婚制度有所打破。改革开放后,城市中的回汉通婚现象更加突出。回汉通婚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回族适应时代变革和环境变化的状况,而不同地区回汉通婚现象接纳程度的差异,又可以反映出回族适应程度的差异性。本文将“适应”定义为回族群体为了更好地在城市生存发展,应对变化作出的部分改变与调整。这种适应或是主动,或是掺杂着妥协与无奈,它是回族应对城市化和散杂居状况的一种策略。本研究认为城市中的回汉通婚现象以及回族居民对回汉通婚现象的态度能够反映城市回族群体适应状况,城市化和杂居化程度不同的社区背景下回族居民对回汉通婚现象接纳程度的差异是回族适应程度差异性的一种表现。本研究对不同社区背景下城市回族对回汉通婚现象的态度进行了比较研究,探讨了城市回族适应的差异性以及造成差异性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