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研究父母教养方式以及个体的人格特质对流动儿童心理弹性的影响,并验证人格特质在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心理弹性之间的中介作用。为了避免特殊因素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对象选取的是公立学校的流动儿童,总共抽取了 310名流动儿童。在研究过程中,利用问卷调查法对流动儿童的父母教养方式、人格特质和心理弹性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流动儿童基本信息、父母教养行为量表、小五人格量表以及张建新改编后的心理弹性量表(CD—RISC)。收集到数据之后,用SPSS20.0软件进行了处理,通过描述统计和独立样本t检验考查了流动儿童的总体状况和内部差异,利用相关性分析以及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流动儿童的父母教养方式、心理弹性以及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并验证人格特质是否在另外两个变量之间起到了一定的中介作用。最后,得出研究结论如下:(1)流动儿童父母教养方式中的忽视维度在子女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父母对男生的忽视程度显著高于女生;而父母教养方式中的其他六个维度在子女性别上均没有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2)流动儿童人格特质中的情绪性维度在性别上的差异比较显著,女生的情绪性显著高于男生;而人格特质的其他维度在性别上没有呈现出显著的差异。(3)流动儿童心理弹性存在性别上的显著差异,男生的心理弹性显著高于女生;流动儿童心理弹性存在流动时长上的显著差异,流动时间长的流动儿童心理弹性显著高于流动时间短的。(4)流动儿童父母教养方式中的支持陪伴、规则引导、知晓了解以及自主准予四个维度与心理弹性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强加干涉、忽视、管束惩罚三个维度与心理弹性的相关不显著。(5)流动儿童父母教养方式中的支持陪伴、规则引导、知晓了解、自主准予这四个维度与人格特质中的外向性、谨慎性、宜人性以及开放性这四个维度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与人格特质中的情绪性维度相关并不显著;父母教养方式中的强加干涉与人格特质中的情绪性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与人格特质中的其他维度相关并不显著;父母教养方式中的忽视和管束惩罚两个维度与人格特质各个维度之间的相关不显著。(6)流动儿童个体人格特质中的谨慎性、外向性、开放性以及宜人性这四个维度与心理弹性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个体人格特质中的情绪性维度与心理弹性的相关并不显著。(7)流动儿童个体人格特质中的外向性、谨慎性、宜人性、开放性这四个维度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弹性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