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东、广西位于五岭以南,唐时属岭南道。岭南地区距唐朝统治中心长安有千里之遥,北临雄伟的五岭,南濒浩瀚的大海,在这样一个既封闭又开放的环境里,一方面使岭南地区与周边地区相对隔离,延缓和削弱了外来文化对岭南地方文化的冲击,为岭南地区延续已有的文化传统提供了较为安全的空间;另一方面中晚唐时期随着水、陆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及北人对岭南地区认识的不断加深,来自中原文化的影响在岭南地区不断加强并有所体现。作为反映当时人们社会生活情况的依据之一,两广地区目前己发现隋唐墓葬180多座,随葬器物1200多件,这些墓葬和随葬器物是隋唐时期两广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缩影。本文以两广地区发现的隋唐墓葬为研究对象,对这些墓葬所蕴含的信息进行整理,并做分析研究。根据墓葬的构筑方式和构筑材料等可将其分为土坑墓、砖室墓、木椁墓和崖洞葬四大类,其中砖室墓是两广地区隋唐墓葬的主流。两广地区隋唐墓葬有几个特点:一是墓葬形制较简单,以单室砖墓为主,流行时间贯穿于整个隋唐时期,大型墓葬少见;二是随葬品数量少,做工简单,前期以陶器为主,晚期瓷器逐渐增多,金银器极少见,铜器以铜钱居多,其他器形较少,早期墓葬中发现较多滑石猪,晚期则消失;三是随葬器物组合方面仍延续六朝以来的以碗罐为主的组合;四是中原地区常见的俑类组合在两广地区几乎不见。这些现象与岭南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当时的社会经济、生活状况有关。两广地区隋唐墓主要分布在当时的水、陆交通要道旁,并且因为所处地理位置的不同和受不同外部文化因素影响而呈现出较明显的区域特征,具体来说可分为桂东北地区、桂东南地区、粤北地区、粤中地区、粤东地区。隋唐时期佛、道两教盛行,在两广地区隋唐墓的随葬品中就有突出的表现,本文也对此做了梳理。此外,随着隋唐各个时期中央王朝对岭南地区统治力度的不同和人们丧葬观念产生的变化,各时期墓葬的形制和随葬品的多寡都有所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