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农民工的打工大潮为城市注入新的活力。本文关注的是有进城打工经历,到了结婚年龄返回家乡缔结婚姻,定居于乡村的女性群体。她们所组成的家庭是当下乡村社会年轻家庭的一部分。这些人的价值观念与行为不仅影响个体家庭的幸福,也涉及乡村社会未来发展方向。对这一群体现有的研究成果多侧重于婚恋与家庭观念、打工经历带来的影响以及单个的行为表现;在关注的主题上也因为划分标准的不同,存在新生代农村青年、第二代农民工群体等差异。本文立足于农村生活的实际,从这一群体角度出发,透过她们的生命历程,展示她们的择偶过程、婚恋过程以及成家后的家庭生活,探讨在她们身上乡村传统与城市现代力量的博弈,试图发现其观念与行为背后的社会机制。基于个人研究兴趣关注外出打工青年女性,通过梳理关于女性研究的婚恋特征以及家庭的研究成果中,发现对外出打工女性的婚恋与家庭行为的研究较少。借助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提出女性与乡村社会的相互建构。从纵向与横向两个维度对这群青年女性生活的地域进行描述。作为家庭剩余劳动力、外来的工厂需求等因素为女性的外出提供了可能性,她们才有了短暂的务工经历。择偶上她们会选择离家较近、男方及其家庭的品行都是重要的因素,同龄群体的交往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她们对嫁入村庄的选择。乡村社会中“媒人”仍存在,并在现代婚姻中作为中介。时代与生活经历虽然不同,但对家庭的重视及传统的力量仍在发挥作用。从确立恋爱关系、婚姻筹备到婚礼举行全过程的描述,突出传统的压制力。女性在进入一个陌生环境中时个体被认可的过程实则是女性个人主义的显现。从农村青年女性的家庭与社会网络关系入手,分析个体的应对策略。在夫妻关系、婆媳关系、亲戚邻里关系中,嫁入夫家的女性是如何一步步的获得家庭地位及角色。而与婆婆甚至其母亲相比,时代环境的转变,男女婚姻市场的女性优势是前所未有的。继而从女性在当下年轻家庭的一系列转变开始,来探讨当今乡村社会的发展趋势。围绕乡村社会的“空心化”展开,笔者认为这种变化正在悄然发生。反思女性主义以及她们在乡村社会变迁变迁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