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气再循环对丁醇汽油复合喷射发动机燃烧和排放性能影响的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ryweim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的大背景下,寻找一种或多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极其重要。正丁醇是一种可以通过发酵法制取的生物质燃料,因为正丁醇分子中含氧能够促进燃烧,可以替代汽油作为汽车燃料。另外废气再循环(EGR)技术是一种可以有效降低NO_X排放的净化手段。因此本文将在EGR氛围下研究汽油和正丁醇在不同的混合方式下对燃烧和排放的影响。试验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EGR氛围下正丁醇汽油预混直喷(混合燃料直喷GNDI模式,采用体积比的方式进行燃料混合),第二部分为正丁醇汽油燃料的复合喷射模式(汽油进气道喷射、正丁醇直喷G-NXDI和汽油直喷、正丁醇进气道喷射N-GXDI,采用能量比进行燃料混合),试验过程中将涉及到的变量有EGR率、掺醇比或直喷比(NBr或DIr)、点火提前角,现对研究工作进行如下总结:第一部分内容研究了GNDI模式,将正丁醇和汽油按照体积比的方式进行预混合,然后在缸内进行直接喷射燃烧。燃烧过程中,通过调节EGR阀来改变EGR率,然后对直喷发动机在不同的EGR率、掺醇比、点火提前角下对应的燃烧和排放特性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在相同的EGR率下,随着掺醇比的增加,每循环理论放热总量持续降低,NDI模式最低,相较于GDI模式降低了0.83%;随着掺醇比的增加,缸温缸压均呈现先增高后下降的趋势,当掺醇比例为25%时具有最大的缸温和缸压。随着EGR率的增大,缸温和缸压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EGR率为5%时具有最大的缸温和缸压。IMEP值在掺混比为50%,EGR率为5%时具有最大值。2)在同一掺醇比下,随着EGR率的增加CO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15%时可以下降到最低值,THC不断上升,NO_X持续下降。另外在相同的EGR率下,随着掺醇比例的增加CO排放不断降低,THC先降低后上升,在25%时达到最低,NO_X排放也持续降低。3)在同一掺醇比下,微粒数量随着EGR率的增加,颗粒物粒径数量浓度有所降低。在相同的EGR率下,微粒总数量随掺醇比的增加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当掺混比在25%~50%时,微粒的总数量浓度最低,存在最佳掺混比。第二部分研究了EGR氛围下双燃料的双喷射模式,两种燃料在不同的燃料喷射比例下调换喷射位置进行试验研究。按照能量比的方式控制直喷燃料喷入比例,然后对发动机在不同的EGR率、不同喷射方式和不同喷射比例下进行燃烧和排放特性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在双喷射模式中两种喷射模式的每循环放热总量最大偏差为0.845%,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随着直喷比例DIr的增加,缸温、缸压和IMEP值均先升高后下降,直喷比为25%时最大。当直喷比例由50%增大到75%时,IMEP急剧下降,因此最佳的直喷比例应该在0%~50%之间。另外在50%直喷比例下,随着EGR率的增大,缸温、缸压和IMEP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5%时达到最大值,所以在EGR率为5%时燃料燃烧较为充分。2)在双喷射模式中相同的直喷比例下随着EGR的增加,CO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THC排放逐渐上升,NO_X排放先升高后下降。在相同的EGR率下,G-NXDI模式下随着直喷比例增加CO略微降低,THC排放先下降后上升在25%左右达到最低值,NO_X排放持续下降。N-GXDI模式的CO不断上升,THC排放不断上升,NO_X排放先升高后下降。3)双喷射模式的微粒总数量浓度在相同的EGR率下均随着直喷比例的增加先下降后上升,当直喷比例为50%时,微粒总数量浓度最低。在EGR氛围下综合对比三种喷射方式,在相同的NBr或DIr下,相较于双喷射模式GDNI模式的IMEP值最低,G-NXDI模式最高。根据燃烧和排放分析可知,双喷射模式具有更好的燃烧和排放特性,双喷射模式在EGR率=5%,DIr=50%时具有更优的燃烧和排放特性。其中G-NXDI模式在燃烧和排放方面具有较好的优势,N-GXDI模式具有较好的微粒排放特性。
其他文献
关于锥度量空间的不动点理论研究近年来逐渐成为非线性泛函分析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运用序列迭代法与反证法,在D*-度量空间中研究得到了几类压缩映射的不动点定理,主要结果如
带式输送机是全球使用最广泛的散装物料连续运输设备之一,但普通带式输送机采用托辊支撑输送带和物料,机械磨损严重,能耗较大。磁电混合带式输送机是一种新式特种运输设备,采用无托辊非接触支撑,避免了托辊的摩擦耗能,且输送带姿态可调可控,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以磁电混合带式输送机的悬浮支撑装置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工作原理,建立混合磁悬浮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线性化处理和稳定性分析,给出了电流控制模型
旋转填充床(RPB)是一种可实现良好的微观混合的反应器,但是将其应用于制备生物医药、精细化学品时,由于生产原料价格高昂、液体流量小,液体从液体分布器中流出时不连续成流,
聚阴离子型硅酸盐系硅酸亚铁锂作为正极材料,具有易制备、来源广泛、高效绿色、成本低廉、理论容量高等优势,备受国内外研究者关注。本文采用RF磁控溅射方法成功制备了硅酸亚铁锂(Li_2FeSiO_4)正极材料薄膜,研究了RF磁控溅射设备工艺参数和薄膜退火温度对Li_2FeSiO_4薄膜形貌、输运特性、电化学性能的影响。(1)通过改变溅射功率和溅射压强这两个主要的工艺参数发现,当衬底温度为常温(25℃),
经济的高速发展会带动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目前我国乃至全世界矿产资源的稀缺,导致国家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对矿产资源进行有效的探测。尤其是位于高原地区,路途艰险,不易到达,为了既能节约人力物力,又能在此基础上保证探测的精准性,利用遥感技术手段来预测矿产的研究就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遥感技术手段利用对遥感影像上的信息进行目视解译,发现地质异常并进行有效提取,既可以识别矿物所在的位置以及矿物层的含量,又可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人类利用太阳能量的重要途径之一,工业上主要通过光伏电池的光生伏特效应完成光电转换。近年来,双面光伏电池凭借着光电转换率高、发电量多、制造工艺成本趋于常规组件的优势,己然成为光伏行业新宠。但是,对双面光伏电池的研究大都局限于其发电原理、内部结构及功率预测等方面,对于双面光伏电池的数学建模及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算法的研究仍需开展进一步的工作。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以下三大模块:(1)双面光伏组
淡水资源是人类得以生存、经济发展以及社会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现如今,淡水资源短缺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难题,反渗透淡化是解决沿海地区、船舶、孤岛淡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
生物乙醇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多种以乙醇为原料的生产工艺提供了便宜丰富的原料来源。本论文开发了一种利用生物质资源转化为高能量密度航空燃料的新工艺,以乙醇为原料,获得了
为探究全球气候变暖对胡桃楸幼苗生长的影响,本文以辽东山区的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开放式增温系统,分别设置CK处理(增温0℃),T1处理(增温2℃)和T2处理(增温4℃),从幼苗移栽后到生长季结束,监测整个生长季内不同处理下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和空气温度的变化,同时逐月测定不同增温处理下胡桃楸幼苗的光合特征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幼苗存活率、株高、地径和
致密油储层水平井进行压裂后会形成主、次裂缝复杂交错的缝网,而不同次裂缝缝网展布形态及次裂缝参数对压裂后开发效果的影响至关重要。本文旨在研究压裂水平井不同次裂缝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