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报业制度变迁研究——以报业公司制为中心

来源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传媒改制的中心任务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公司治理。中国企业制度的变迁走过两个相似的历程:一是近代从自然经济转换到市场经济的过程,一是当代从计划经济转换到市场经济的历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也是近代报业所追求的目标。回顾晚清以来近代报业制度演变发展的历史,与企业制度的一般发展规律相符合,走上了一条从业主制、合伙制到公司制,从传统手工作坊式管理到近代科学化管理,从一单位企业到报团的历程,每个历史阶段都有其显著特征。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和个案分析法,以近代报业公司制的起源和演变为中心,系统研究了近代中国报业制度发展演变的过程。 晚清是报业公司制的起源阶段。股份制超前应用于报业,中国第一批国人自办报纸之一的《汇报》已经开始了股份制尝试。但由于报业基础薄弱,社会政治动荡,近代中国长期处于政党报刊阶段,不重视营利,股份制成为集资工具,缺少制度内涵。报纸企业化要到民国之后才成为显著现象。但晚清报馆的制度建设也在新旧观念斗争中逐渐进步,一些报纸开始尝试科学化管理,报人们的公司意识也随着社会的进步而逐渐增强。清末《公司律》颁布后,出现了登记注册的报业公司。民国之后,报业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而蓬勃发展,在报业企业化过程中涌现了多家民营大报,为报业公司制实践奠定了基础。20世纪30年代开始至抗战期间,公司制在报业中间逐渐普及,几家大报都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有较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以《大公报》为代表的报业公司在艰难时世中坎坷前进,不断完善规章制度。这一时期至战后,报团成为报业发展中的一大亮点,而通过控股方式进行集团化管理的尝试也已经出现,这是企业公司的萌芽。 综而言之,近代报业制度的发展呈现出多样性、不平衡性和超前性。传统的业主制和合伙制占据主流,但公司制在一些报业中超前发展,这些报业公司在近代中国举足轻重,引领着近代中国报业的发展方向。
其他文献
本文以《21世纪经济报道》为例,对我国新兴财经报纸成长路径及其走向进行了研究。综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经报纸的发展轨迹,曾经辉煌一时的传统财经报纸现在已经走向式微,而一批
企业和媒体的关系,经历了一个曲折而痛苦的过程。从老死不相往来到企业意识到媒体的信息传播功能,通过广告发布来推销产品,后来,媒体发挥社会监督功能,对企业行为进行强大的舆论监
期刊
本文通过对日据时期台湾发行量最大、发行范围最广的报纸——《台湾日日新报》进行抽样分析,并借助各个渠道搜集相关材料,从历史学、传播学、广告学的角度,分析《台湾日日新报》
针对某型液压挖掘机作业速度慢并且复合动作不协调的现象,分析多路换向阀的工作原理,采取对阀芯的改进及阀外合流等优化措施,提高了挖掘机的作业效率和操作协调性。 Aiming
对于正处在转型升级时期的工程机械行业而言,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将为其释放红利,带来机遇。就上海自贸区现行的金融改革、税收政策、投资管理,以及贸易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