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族居于我国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交界地,是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土族有着深厚而独特的传统文化及其多姿多彩的表现形式,对维续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具有重要作用。土族盘绣作为土族最具典型性、代表性的传统美术实践方式,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土族盘绣是土族独有的一种刺绣方法,其工具简单、针法独特、色彩绚丽、构图精巧,生动而鲜明地体现着土族人民的民族性格和审美观念。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如何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来研究土族盘绣,使其在确保土族文化传承性,葆有土族文化独特性,涵养土族文化丰富性等方面继续发挥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采用查阅文献、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等调研方法,通过与当地文化主管部门、相关企业以及传承人进行访谈,对土族盘绣的保护与传承现状,实施生产性保护实践情况,以及取得的成效、经验和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等有了直观认识。针对困难和问题,本文提出了在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基础上提升社会参与力度、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重视人才培养、拓展传播途径、开展抢救性和整体性保护等方面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推动该项目以及其他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并得以传承与弘扬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