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调查口服抗生素治疗儿童轻症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在给药途径中所占比例,分析其依从性影响因素,制定对策,并探讨其疗效。方法⑴在2014年01月~06月期间,调查本院门诊CAP静滴抗生素比例,并同期随机对157例患儿(有发热或咳嗽等呼吸道感染表现)的家长问卷调查,分析抗生素给药途径对其依从性的影响。⑵随机抽取于本院确诊并治疗的轻症CAP患儿共77例,根据抗生素给药途径的不同,将患儿分为口服组[35例,其中全程口服者30例(全程口服组);其余5例后期改为静滴治疗]和静滴组(42例),分析其治疗效果。全程口服组与静滴组的平均年龄(岁)分别为2.40±1.41vs2.50±1.52,性别比(男/女)分别为21/9vs24/18,差异均分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⑴门诊CAP静滴抗生素比例:2014年1月~6月至我院门诊就诊的5550例儿童CAP中,23.21%的患儿(1288例)使用口服抗生素治疗,但高达76.79%的患儿(4262例)使用静滴抗生素治疗。⑵有发热或咳嗽等呼吸道感染表现的患儿家长对抗生素使用的依从性问卷调查:138例(87.90%)家长认为静滴抗生素比口服治疗患儿疾病的疗效好,高热1天就要求医生给患儿静脉补液的达63例(40.13%),高热2天要求静脉补液的为49例(31.21%),59.87%的患儿在患病初期医生就建议静滴抗生素治疗。⑶全程口服完成率:口服组入选35例,完成全程口服治疗的共30例,完成率达85.71%。⑷两组临床观察指标比较:全程口服组和静滴组的咳嗽明显减轻时间、咳嗽完全消失时间和抗生素疗程分别为[(5.08±1.26)天vs (4.67±1.99)天]、[(9.95±1.43)天vs (9.28±1.65)天]、[(7.81±1.57)天vs (7.08±1.54)天],P>0.05;两组的体温恢复正常和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分别为[(2.69±0.48)天vs (2.11±0.79)天]、[(6.53±1.74)天vs (5.44±2.06)天],P<0.05;静滴组患儿每天均由中级及以上的医师负责诊查并记录患儿病情变化;全程口服组定期复诊,其复诊的间隔时间为2.00~7.00天,平均(4.42±1.46)天。⑸两组治愈率比较:全程口服组和静滴组的治愈率均达100%。结论⑴本研究资料口服抗生素比例低。⑵主要影响口服抗生素治疗儿童轻症CAP依从性因素为许多患儿家长对抗生素使用存在认识误区。⑶通过加强医患沟通和提高儿科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知识水平,可显著提高儿童轻症CAP口服抗生素的依从性,且其疗效与静滴抗生素无显著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