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长之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是一位极具个性的文艺理论家。他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在东渐之西风的吹拂下又接触了西方哲学思想,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学批评:情感的肌体和理性因子有机和谐的统一。
“感情的型”是李长之文艺批评理论的核心词汇,是他文学批评的标准,体现着他文学批评严谨的理论结构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此基础上,李长之高扬起“感情的批评主义”大旗,主张“跳入作者的世界”去和作者共同“体验”作品蕴含的情感。这一批评特色的形成既有中国传统文论、文化的影响,也有王国维“境界说”的影子,更离不开德国古典哲学家和思想家对他的影响。《鲁迅批判》是这一批评特色的经典体现。
“理智的硬性”是李长之文艺理论日趋成熟的标志性词汇,是他文学批评原则的体现,也是他文学批评追求感性和理性和谐统一的重要的方面,更是他作为批评家自信的体现。“理智的硬性”的延伸实际上就是李长之文学批评中所具有的批评精神和整体意识,体现出来的就是批评家的求真意志和理性精神。这种理性批评的形成离不开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对李长之潜移默化的影响,也有康德哲学思想的成份渗入其中。李长之在抗战期间对五四的反思和认识就充分体现出他理性的方面,也为他文学批评的理性成份增加了砝码。其实《鲁迅批判》中就多多少少体现出了这种理性因素,《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是他文学批评感性与理性有机结合的成熟之作。李长之文学批评从开始的情感充溢到理性成份逐渐增加是有脉络和轨迹可寻的,抗战爆发和二次世界大战是其批评转变的重要契机,感性与理性的和谐统一的批评模式也使李长之在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了一席之地。
李长之的文学批评理论带给我们许多当代启示,他的情感式的审美批评可以为一味追求思辨和逻辑的当代文学批评起到纠偏的作用:“理智的硬性”可以给当代文学批评的一味吹捧、阿谀之风以当头棒喝。如果能真正领悟李长之的文学批评理论,或许可以更快地迎来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文艺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