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的根本性问题。它不仅关系着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而且关系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大学是国家培养人才的基地,当代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以及心理素质如何,大学生能否成长成才,直接关系着我国的国际竞争地位如何,影响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前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旗帜和方向,它能够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拥有正确的导向,并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不正确的行为及时地纠正,使各方面力量凝聚在一起并朝着目标方向发展。科学定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我国当代社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定位为研究方向,采取了逻辑与历史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系统阐述了当代社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定位的基本理论,然后论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定位的演进,总结了以往定位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代中国面临的现实背景,提出了当代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定位的基本逻辑、理念以及原则。文章主要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第一章:绪论。主要论述选题的来源和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现状及可能的创新之处等问题。通过论述进一步证实了本论文的可行性。第二章:当代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定位概述。在这一部分,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定位的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进行了系统介绍,从而为全文的展开及当代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定位的基本逻辑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第三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定位的历史回顾。这一部分主要采取的是逻辑与历史、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定位进行了历史性梳理,总结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定位的经验,并对其进行了深刻反思,为后面一章的系统论述奠定了基础。第四章:当代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定位的基本逻辑。这一章是全文的核心部分。通过前面的论述、回顾、总结,结合当代中国面临的现实背景,最终提出了当代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定位的基本逻辑。木部分基于以人为本和全面发展的基本逻辑,具体提出了目标定位的导向、时代、层次、系统和实效五项基本原则。结语:这一部分是归纳总结的章节,根据前面几章节的论述,对当代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定位进行小结,并对目标定位的前景进行展望,系统概括本论文的核心观点。总之,科学定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客观需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发展的保障。我国当代社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定位应立足于国内外现实的社会背景,立足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坚持科学的理念和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