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神经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状态、相关危险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自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40医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住院的患者274例。入NICU后病程第1天、第4天、第7天、第15天、第28天采用急性胃肠损伤(AGI)诊断标准对患者进行AGI的诊断和分级,并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既往史、合并症、血清学指标及评分量表、病情的转归。无胃肠功能障碍组为NICU停留期间从未发生胃肠功能障碍,胃肠功能障碍组为发生1次及1次以上胃肠功能障碍。比较两组患者的入院一般资料,对可能影响胃肠功能障碍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探究发生胃肠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比较脑血管病患者入院及出院时的NIHSS评分及血清学指标是否有差异,探讨脑血管病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数据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非参数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274例NICU住院患者中,年龄13~90岁,平均(57.97±19.03)岁,男性182例(66.42%),女性92例(33.58%),发生胃肠功能障碍者212例,总体发生率为77.37%。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全组NICU患者中,住院期间发生肺部感染、肝功能不全、接受的治疗方式、机械通气、采取的营养方式、营养天数、住院时长、NICU停留时长、入院时NIHSS与GCS评分、入院时血LDH、前白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水平等13项危险因素与神经危重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相关(P<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ICU停留时长、入院时GCS评分为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4.全组患者出院时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及中性粒细胞均较入院时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组患者的基线血清前白蛋白、出院时的白蛋白及前白蛋白均较自主进食组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组患者基线及出院时的白细胞水平及中性粒细胞水平均较自主进食组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181例脑血管病患者中138例发生胃肠功能障碍,总体发生率为76.24%,其中脑出血亚组的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为90%,脑梗死亚组的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为72.3%;住院期间AGI最高等级分布情况为,0级44例、Ⅰ级101例、Ⅱ级31例、Ⅲ级3例、Ⅳ级2例,占比分别为24.31%、55.80%、17.13%、1.66%、1.10%;不同AGI分级的患者之间在卒中类型、肺部感染、心衰、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接受的治疗方式、机械通气、休克、远隔脏器功能障碍、营养方式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脑出血与脑梗死两组患者在病程第4天出现胃肠功能障碍者达峰值;两组在第7天、第15天的AGI评分及住院期间最高AGI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胃肠功能障碍组与无胃肠功能障碍组的脑血管病患者,在年龄、NICU停留时长、住院时长、营养天数、入院时NIHSS评分(NIHSS1)、APACHEⅡ评分、GCS评分、入院时前白蛋白的比较,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P<0.05)。8.对不同AGI分级的脑血管病患者的危险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NICU停留时长、住院时长、卒中类型、接受的治疗、合并症(肺部感染、心衰、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心率失常、机械通气、休克、远隔脏器功能障碍)、营养方式、营养天数、入院时NIHSS评分(NIHSS1)、入院时血清学指标(血LDH、乳酸、白蛋白、前白蛋白、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等多项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对不同AGI分级的脑血管病患者的危险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ICU停留时长、肺部感染、心衰、营养方式是脑血管病患者胃肠功能障碍严重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10.入院与出院时NIHSS评分越高的脑血管病患者,其AGI分级也越高,且不同胃肠功能障碍严重程度的患者之间NIHS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神经危重症患者发生胃肠功能障碍的比例较高,值得临床高度重视。2.原发疾病的严重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无合并症的发生为神经危重患者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不利于神经功能的康复。3.积极防治并发症以及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治疗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和减轻发生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