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经济进入低速增长的格局并伴随长期性停滞风险,市场对美联储议息的预期一降再降,英国脱欧致使欧元区整体来看更是危机重重。我国的情况也不容乐观,产能过剩矛盾于2012年重现,尤其是钢铁行业,过去的一年我国钢铁全行业亏损649亿元,是行业效益最差的一年,产能过剩显然已成为影响企业效益和经济发展的严重阻碍。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去产能"定为供给侧改革的五大任务之一,2016年初,国务院发布了《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着眼推动钢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粗钢产能。如何化解国内过剩的产能是我国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四部门经济,是一个开放性的经济,2013年,我国综合国际国内两大市场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一带一路"作为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战略,旨在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促进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得每个参与国家都能实现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同时为深化我国"走出去"战略、提供国内过剩产能对外转移的国际市场,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奠定了基础。因此,分析"一带一路"对产能过剩的化解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参考意义。本文借鉴世界发达国家将过剩产能向外转移的思路,将"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与化解我国过剩产能联系起来,在介绍相关研究现状与理论依据后,首先对产能过剩行业进行分析,主要针对钢铁、水泥和船舶业的产能严重过剩问题和其产业关联问题,指出基于产业关联的产业传导机制会在上下游行业之间产生拉动效应或推动效应;并通过对"一带一路"投资项目的规模及产业关联分析,发现"一带一路"投资项目的投资建设会对国内产能过剩行业产品的消耗起到极大的拉动作用。其次对"一带一路"战略能够化解产能过剩的机理做了深入分析,认为第一,"一带一路"为存在产业级差的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提供了一条产业转移的可行道路;第二,"一带一路"的推进有助于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有助于促进我国与各国的双边贸易,减少要素流动障碍;第三,"一带一路"互利共赢的理念为众多国家所接受,符合各国发展的自身利益。基于上述理论分析,本文最后利用实证分析的方法,验证了对外投资和对外工程承包对过剩产能的化解作用.并从对外和对内两方面对"一带一路"的继续实施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因此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I相关研究综述、内容框架和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理论依据;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产能过剩行业现状与"一带一路"投资项目的分类及规模,分析了其产业关联特性并阐述了 "一带一路"化解产能过剩的机理;第四部分实证分析了对外投资和工程承包对产能过剩的化解作用;第五部分做了全文总结并提出了实施和完善"一带一路"的对策建议。本文可能的创新在于,选取钢铁行业产成品库存累计同比增速为替代变量,量化分析了"一带一路"背景下对外直接投资及对外工程承包与国内过剩产能的关系,验证了对外投资与工程承包有助于缓解我国产能过剩矛盾的结论。在产能过剩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借助"一带一路"的契机将我国过剩产能向外转移以缓解国内产能过剩情况不仅应从理论角度来分析,更需要实证分析来进行佐证。本文的不足之处就在于,对产能过剩程度的描述不近全面,由于使用的是国内钢铁行业月度数据,数据收集受到局限,因此不能使用产能利用率等体现产能过剩程度的核心指标,只能利用钢铁业产成品库存同比增速来代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证分析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