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本质的背后——论利玛窦传教中对天主本质的策略性解读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ska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玛窦是在中西文化交流相对平等的时候来华传教的西方传教士,是基督教在中国得以生根发芽的重要开拓者,他也是第一位把四书五经翻译成西文的西方学者。可以说,利氏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集大成者。   本文在研读利玛窦中文著作,尤其是《天主实义》的第二篇《解释世人错认天主》及相关儒家古典文献的基础上,围绕二者中涉及到万物本原的地方,通过比较其异同,分析了利氏向中土儒士诠释“天主”本质时的策略选择,并探讨了策略背后的成因。   本文主要结论有三:一、利氏在没有清楚解释其对佛道“空无”观念的认识的情况下,判定佛道之说的“空无”与天主教宣扬的“天主实有”存在根本性的矛盾。因而他以贵贱的评价标准,斥“空无”的低贱,而天主则“贵莫尚焉”,从而割断了天主教与佛道二教的关系。然而,在中国的哲学中是从来不用贵贱来评价万物本原的地位的。可见,对于有碍传教的观念,利氏采取的是彻底批判策略。   二、“太极”在中国先秦典籍中是指宇宙天地至高至极,也是生天地万物的本原。面对新儒家的理论,利氏对“太极”(或“理”)的万物本原地位表现出既抗争又妥协的态度,表现为一方面承认太极是原动物质,另一方面又强调太极不是实体;在大多数的场合强调太极的依赖性,而在某些场合则妥协地同意太极就是上帝。   三、对于有利传教的观念,利氏称其与天主教本质相同。利氏来到中国后,意识到传统儒家的力量之强大。在研究古经的时候,发现“上帝’’一词含有意志神的意味,与“天主”的观念几乎无异。因而机智地对“上帝”一词进行天主教的解读,得出“吾国天主,乃华言上帝”的结论,从而找到了天儒融合的支点。然而,在涉及到“上帝”的古经文中,不可避免要涉及到郊社之礼、天地阴阳等问题。为了迎合天主教一神论的观念,利氏有意识地利用中国人“省文”的习惯,把郊社之礼解读为单纯的祭天;利用贵贱的分界,把原本带有和谐意念的“天地”一词,分解为至尊的天与至卑的地。   此外,本文还简略分析了中土儒士对“天主”本质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回应。
其他文献
语篇学习以比较完整的语言组织形态,多元的语言要素向学生传递相关的英语语言信息,它已成为小学高年级英语学习的权重内容之一。开展有效的语篇教学,既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由于水平等级、国别、表达方式不同,学习者的表达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只有对这些特点做出分析,找出学习者在第二语言学习中容易产生的问题及出现问题的原
人物塑造是小说创作的重点。解读小说可以从人物方面着手。本文主要研究王晓方官场小说的人物。全文共四个部分。   绪论主要介绍了王晓方的创作经历、创作成果、官场小说
学位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清末民初的蒙古族文学思潮形成于社会变革的转折期,它所蕴含的各种进步思想,对蒙古社会文化的发展具有承上启下的重大意义。它在传统和现代之间搭起了桥梁,既是对历史的反思,
学位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为根本目的,现实生活中的交际活动大多是通过问答来实现的,因此交际性提问在对外汉语课堂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教材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夏至
期刊
本论题主要以盛、中唐时期禅宗思想流变为背景,以王维和白居易诗歌中的自然意象为视角,通过比较王、白二人的诗歌来深入研究禅宗思想对诗歌审美取向、审美观照方式和美学特征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