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增长,但却伴随着投资率居高不下,消费率持续下跌的现象。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4》显示,从1980年到2013年,我国的最终消费率从71.8%波动下降到50%,而投资率则从26.4%波动上升到54.4%,这说明我国已形成了典型的“高投资、低消费”的经济结构。居民收入水平、物价水平、利率、储蓄等因素都会影响居民做出消费决策。社会保障支出作为城乡居民收入的一部分,其对于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倾向的影响效应有多大,我们是不是可以通过扩大社会保障支出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刺激国内需求已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由于我国经济社会结构的城乡二元化,城乡居民不但在消费环境、消费习惯和收入水平等方面差异较大,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也具有明显的二元特征。目前城镇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已经比较健全,可以分为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两个体系。覆盖城镇职工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覆盖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农村地区主要以家庭保障为主,社会保障项目还不够完善。城镇和农村地区社会保障制度的差异不但进一步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而且使其对城乡居民消费倾向的作用力度不同。因此,本文基于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居民消费不足等现状,以扩展的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综合考虑城乡居民收入、储蓄和社会保障支出对居民消费倾向的影响,选取浙江省1995—201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Eviews 6.0统计软件分别建立城镇协整模型和农村协整模型,实证研究社会保障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倾向的作用方向和作用力度。本文的主要实证结论有:(1)浙江省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支出对居民消费倾向均具有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社会保障支出是居民消费的因。(2)不管是从长期来看还是短期来看,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都有促进作用。(3)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来说,消费支出主要取决于居民收入水平,收入的增加可以提高居民的消费积极性。(4)从城乡比较视角来看,农村地区收入对消费的效应大于城镇地区,社会保障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倾向的促进作用略小于农村居民。针对浙江省城乡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社会保障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倾向的作用力度不同,笔者提出如下对策建议:(1)提高居民消费的积极性。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提高居民收入,尤其是农村居民的收入;加强居民教育,引导居民更新消费观念;大力发展农村消费信贷。(2)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镇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居民消费信心;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缩小城乡差距;健全失地农民和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机制。(3)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实施公平的财政政策,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平衡对城镇和农村地区的财政投入力度;改革阻碍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发展的二元化户籍制度;完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加强对社会保障制度的管理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