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双语教育的逐步深入发展,内蒙古自治区已经确立了蒙古族小学从一年级开始就把蒙语学习作为主要语言课程,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加授汉语文的双语教育模式。
语法学习是第二语言学习的重点之一,也是难点之一。蒙古族学生在学习汉语文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在语法学习中受到语言偏误现象影响,从而使汉语学习效果大打折扣,也就导致了蒙古族小学生在汉语学习和日常汉语表达与交流方面的不顺畅。
义和小学是一个典型的蒙古族小学,受到地理位置、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汉语文教学,尤其是汉语语法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论文主要以内蒙古自治区义和小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作品分析法对义和小学四年级至六年级学生的作业和试卷进行分析,总结出了义和小学四年级至六年级学生汉语文学习中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语法偏误,根据语法偏误的来源进行了分类研究,并以此为基础,为义和小学的汉语文教学提出了一些实践性的建议。
论文主要分三个主要部分。第一章主要介绍了义和小学的概况,包括地理位置、民族构成、语言使用情况、以及汉语教学情况等。第二章是对义和小学四年级至六年级学生汉语语法学习偏误的分析,包括语料的收集和对偏误的分析。在对语法偏误的分类上,总结了他人研究的成果,基于中介语理论和现代汉语语法两种理论,对研究中收集到的偏误进行了类别划分。
第三章在对蒙古族小学生汉语语法学习偏误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义和小学汉语语法教学效果的六点教学建议:一是教材的编写应该明确教学目的;二是在教学中增加语法方面的内容;三是在教学中应用对比语言学的方法;四是在教学中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纠正和讲解;五是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师生间的课堂交流内容;六是提高教师自身水平并增强教学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