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自身健康的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吃药不打针就是健康的观念逐渐被人们所摒弃。这颠覆了从前单纯的依靠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来改善健康的模式,人们对于疾病的预防和保健变得更为重视。一个良好的调节身心并纾解压力的景观环境成为现代人们的共同诉求。美国的生态景观先驱麦克哈格曾经提出“设计结合自然”的口号,社会需要生态,人们需要尊重自然。经国外自然助益假说等理论研究证实,自然景观能够改善人的健康状况,在恢复身心健康方面有着积极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快节奏的生活导致人们社会、生活及工作的压力过大,长期处于亚健康的状态,对于人性化环境的要求更高。笔者认为,设计不仅应该结合自然,还应结合医学领域的知识充分利用自然,让它的康复性能得到充分发挥,为人类造福。特别是在医疗机构中,更加需要良好的景观环境来协助患者的康复。现代康复景观逐渐成为了一种新兴的景观类型,在医疗机构中起到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在西方发达国家对这类景观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深度,像如园艺疗法的专业化发展和循证医学的引入都客观推动了康复景观的进步。但在我国尚属于起步阶段,对于这类景观的系统研究较少。论文首先综论现代康复景观设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阐明了本研究的意义和框架。随后对康复景观做出全面整体的概述,界定了其概念和涵义,并从环境心理学角度阐述了参与者与康复景观之间的关系以及康复景观对于参与者健康改善的影响。在基于参与者环境感知与行为研究的基础之上,对现代康复景观设计做出系统的研究,分析了其构成元素、设计原则、设计方法等,并结合医学领域的知识对“设计应怎样结合医疗”通过案例进行剖析。而后对于整个康复景观设计原则进行再认识,也是对康复景观设计的一个延展性思考。最后,对康复景观的前景进行了展望并提出发展建议。本文有如下几点创新:1、我国学界目前对于康复景观认识非常模糊,为此,笔者基于外文文献等资料重新定义归纳康复景观的概念与范畴。2、研究康复景观的范围并不单纯只限于医院环境,主要通过对于病理的认知来有针对性的提出不同病症类型或群体的康复景观设计原则。3、构建了一个系统研究康复景观的框架体系,并拓展运用我国中医理论结合康复景观设计做出一定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