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2006年对三亚红沙港海域进行7个航次的调查,选了3个具有代表性的航次(春、夏、秋)数据对该海域的环境质量作出评价。结果表明,红沙港无机氮普遍劣2类水质标准,47%劣3类水质标准,33.3%劣4类水质标准,特别是夏季大部分属4类水质,整个港湾无机氮污染严重。红沙港活性磷酸盐基本符合2类海水水质标准,部分劣2类水质标准,13.3%劣4类水质标准。该港pH、DO尚属正常, COD基本符合2类水质标准,但铁含量偏高。叶绿素a含量虽尚属正常,但夏季偏高。红沙港平均营养状态指数(E值)在3.66~4.33,呈重富营养化。有机污染状况除湾口轻度污染外,其余测站均在中度污染以上,全年有53.3%站位处于严重污染。研究指出红沙港海水养殖自身污染、沿岸生活污水的排放及入湾径流是造成该水域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认为目前红沙港水质已不能满足该海域功能区划提出的要求,需进行综合整治。在对三亚红沙港海域进行调查期间,监测到2次赤潮,一次发生在2006年4月至5月,另一次发生在2006年7月。我们对发生在2006年4月27至5月4日的中肋骨条藻赤潮生消动态过程进行跟踪监测,分析了中肋骨条藻赤潮发生过程中环境因子的变化规律,研究了赤潮藻生物量变化与环境因子的消长关系。结果表明:该港湾表层水体溶解态无机氮、无机磷、可溶性铁等含量高,为赤潮的发生提供了必需的营养基础;赤潮发生前持续的降雨过程使水温升高,盐度降低,有利于中肋骨条藻的快速增殖并导致了赤潮的爆发,降雨过后持续高温、静风天气使赤潮得以发展,随后磷、硅的耗尽使赤潮逐步走向消亡。应用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分析了赤潮的发生机制,结果显示:影响本次赤潮的重要环境因子有水温、磷酸盐、硅酸盐、铁。鉴于红沙港受到的污染和频繁爆发的中肋骨条藻赤潮情况,我们建议对该港进行综合整治,同时,进行赤潮生物防治的研究。提出利用种植红树、养殖滤食性贝类、种植麒麟菜及微生物底质改良等手段,对该港进行生态治理,以期达到可持续防控的目的,同时为热带港湾赤潮可持续防控提供范例。红树林对污水具有净化功能,同时对其它植物存在化感作用,比较了几种红树植物粉对中肋骨条藻生长的影响,研究了红树粉及水浸液对中肋骨条藻生长的影响,以及红树根系分泌物(无土栽培营养液)对中肋骨条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红树粉、红树粉水浸液、红树根系分泌物对中肋骨条藻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红树对中肋骨条藻生长存在化感作用,化感作用的强弱与红树总酚的含量不成正比,提示可能存在其它化感物质同时在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