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灾害教育是防灾减灾的基础工作之一,越来越受到各国的关注,而根据地区的地域特色和文化背景开展适合灾害教育,不仅可以使一些有效的灾害救助方法和防灾减灾措施得到具体落实,更能使当地民众获得有效的防灾减灾知识与技能。本文以2010年玉树地震灾区和2008年汶川地震宝鸡、汉中灾区为例,通过相关课程/教材分析,基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以及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与青海师范大学合作前期积累的相关实地问卷调查与访谈数据/资料”,阐述这两地区中学灾害教育的现状及差异,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根据两地学生、教师、家长的意愿,提一些适合两地学校灾害教育改进与发展的建议,为当地学校灾害教育的开展提供一些参考。主要研究结论如下:一、两地中学灾害教育的现状和差异及其影响因素:1、我国灾害相关课程没有突出地方性,不能满足地方需求,导致两地学生对地理课及其中有关灾害知识重视程度不高;玉树地理教师、学校及比宝鸡、汉中更不重视地理课中有关灾害知识;宝鸡、汉中家长受教育程度比玉树家长高因此对地理课了解情况比玉树家长好。2、藏族认为自然灾害是上天对人类的惩罚的结果的传统观念可能是导致玉树学校和学生比宝鸡、汉中学校和学生更不重视自然灾害安全教育的学习的原因之一;两地学校和宝鸡、汉中学生较重视预防打架,而玉树学生受藏传佛教”五戒”中的不偷盗的影响较为重视预防盗窃知识;宝鸡、汉中每年汛期造成山洪、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而玉树洪水、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较少,宝鸡、汉中学校比玉树学校更重视预防洪水、暴雨灾害;玉树虽为地震常发区,但大地震发生频率低,小地震对当地居民影响不大,宝鸡、汉中地震主要受周边强震影响,对本区影响不大,因此,两地虽为地震灾区,但预防地震的重视程度都不是最高的。经历过地震后,两地对地理课及其中有关灾害知识和安全教育重视程度明显提高3、宝鸡、汉中财政雄厚可为学校灾害教育提供大量的资金和专业人才,加上相关部门出台的防灾减灾政策比玉树相关部门多,更详细、有针对性,更能确保该地区学校灾害宣传活动的开展、预案的制定及相关工作的落实,防灾减灾活动和预案的开展情况比玉树好;玉树由于经济落后,缺乏人力、物力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加上我国应试教育模式导致一些学校不主动开展防灾减灾课外活动。二、两地中学地震灾害教育的改进意愿方面:1、两地较多教师和学生认为地理课中有关灾害知识的内容较少,条理性和实用性一般,两地较多学生认为灾害知识与防灾减灾技能的篇幅一样多,但两地较多教师认为灾害知识比防灾减灾技能多;玉树较多学生和教师认为内容比较容易,而宝鸡、汉中学生和教师认为比较难。对此,两地超过80%的学生和教师希望内容多一些、条理一些和实用一些,玉树较多的教师和学生希望内容难一些、灾害知识多一些,宝鸡、汉中的教师和学生则希望容易一些的、防灾减灾技能多一些;2、两地较多学生和教师对《自然灾害与防治的》的评价是灾害知识与防灾减灾技能篇幅一样多、与当地的联系一般;玉树超过55%的高中生和教师认为内容容易,而宝鸡、汉中超过60%的高中生和教师认为内容难易尚可;较多玉树学生和教师及宝鸡、汉中教师认为实用性一般,但较多宝鸡、汉中学生认为实用。对此,两地除了超过80%的学生和教师希望实用一些及与当地联系紧密一些外,两地超过较多的高中生和玉树教师希望内容难一些,两地较多的教师和宝鸡、汉中学生都希望防灾减灾技能多一些,但较多玉树学生希望灾害知识多一些;3、较多宝鸡、汉中教师认为体育、历史、生物、物理和政治适合渗透一些灾害和防灾减灾方面的知识,但玉树较多教师认为基础教育课程不适合渗透。4、两地教师和玉树学生及宝鸡、汉中家长希望增加灾害课时,但较多的玉树家长和宝鸡、汉中学生表示不希望;两地希望学校组织观看防灾减灾影视录像和阅读科普材料及宝鸡、汉中学生开展地震逃生演习的意愿强烈;两地超过80%的教师和学生希望学校一个学期组织两次逃生疏散演习和编制一个适合的应急预案。基于以上述分析结果,本论文提出以下几点改进或优化两地中学地震灾害教育的建议:1、对两地均适用的建议:(1)明确防灾减灾知识与技能在地理学科课标中的规定;(2)一个学期开展两次应急逃生演习;(3)鼓励学生参与学校应急预案的制定。2、针对玉树灾区的建议:(1)加强灾害知识的学习;(2)开发适合当地的灾害辅助教材;(3)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多形式防灾减灾宣传活动。3、针对宝鸡、汉中灾区的建议:(1)增加防灾减灾技能及对策的学习;(2)开展学生喜爱的防灾减灾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