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研究青少年性态度现状。(2)探讨青少年性态度的人口学差异。(3)探索青少年性态度与青少年危险性行为的关系。方法:(1)按照方便取样方法,从长沙市两所普通中学、北京市一所普通中学中,以班级为团体单位对初一至高三学生进行现场测评。采用的测评工具有:自编的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表、青少年主观社会经济地位量表(SSS-CA)、Barratt冲动量表(BIS)、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问卷(AHRBI)、性态度量表(ATSS)、青春期性心理健康量表。(2)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并使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在控制年龄、性别、性知识、饮酒行为、冲动等变量的情况下探索青少年性态度对青少年危险性行为的预测作用。结果:(1)青少年性态度平均分为35.63,标准差为6.90。(2)青少年性态度在年龄、性别、家庭结构、父亲学历、母亲学历等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t=2.82~8.40,F=9.77-24.96,p<0.05),在是否与家长分离变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t=0.61,p>0.05)。(3)青少年危险性行为发生率为8.7%,平均年龄为16.26岁。单变量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主观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结构对青少年危险性行为没有显著预测作用(户0.076~0.353,p>0.05);年龄、性别、性知识、饮酒行为、冲动等变量对青少年危险性行为具有显著预测作用(β=0.043~1.690,p<0.05)。控制年龄、性别、性知识、饮酒行为、冲动等变量后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青少年性态度对青少年危险性行为具有显著预测作用(β=1.407~2.060, OR=4.084~7.844,p<0.05)。结论:(1)青少年性态度处于中等开放水平,青少年性态度量表得分在性别、年龄、家庭结构及家长教育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2)青少年性态度能显著预测青少年危险性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