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加坡自建国以后,便推行双语教育,规定所有学生必须学习两种语文。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更在双语教育的基础上实行分流教育,根据学生在小学三年级的分流考试成绩和小学六年级的小学离校考试成绩,把学生分入不同学术能力的源流,完成基础教育。 鉴于英文是学校里的主要教学媒介语,是除母语之外所有科目的授课语言,学生掌握英文的能力便直接影响了其在学校的考试成绩。英文能力强的学生,在分流考试和小学离校考试中占尽优势,进入上位源流;英文能力欠佳的学生则无法在考试中取得优良的成绩,只能以较差的学术成绩进入下位源流。在教育分流下,学生能够修读什么程度的华文,取决于其整体考试成绩,即以英文为考试语言的母语以外各科的成绩。整体成绩不够优异的学生即便其华文成绩突出、华文能力强,但因英文能力不足,只能够修读水平在他们学习能力之下的第二语文。 重英轻华的教育分流体制,剥夺了许多成绩一般,华文基础不错的学生提升其优势语言的机会,埋没了许多华文苗子,更从整体上降低了新加坡学生的华文水平。资料显示,学生在完成了10-11年的基础教育之后,华文仅达口语能力,读写能力极弱。过于浅显简单的华文课程,无法传载足够的文化信息,初中毕业的学生对于中国历史文化的认识非常肤浅。当前分流教育下的华文课程所养出来的学生,即不具备工作所需的华文能力,对传统文化也仅限于低层次的认识,从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和文化能力的角度审视当前的华文课程,无疑是失败的。 新加坡社会语言环境的改变造成华族社群中英语家庭和以英语为主、华语为辅的双语家庭的迅速增加,华语家庭则迅速萎缩,整个社会环境不利于华文的学习,学生学习华文缺乏动机。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力量的崛起却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中国语言文化热,促进了新加坡周边各东南亚主要国家华文教育的复兴。在亚洲崛起的二十一世纪里,华文的经济价值飙升,掌握华文华语有利于加强国际竞争力。面对国内外截然不同的华文环境,新加坡分流教育下的华文课程面临艰巨的挑战,既要为不同语言背景、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的学生打下较好的华文基础,达到通过华文教学保留华族语言文化的目的,也要确保能够为国家培养足够的华文人才,以顺应亚太世纪的发展趋势,提高新加坡的生存与发展能力。当前的分流教育理念显然无法满足时代的需求,亟待改革。分流教育必须摆脱以英文能力来限制学生华文能力发展的束缚,确实体现教育的公平性、民主性、适切性和选择性原则,差异对待不同能力与智能发展特点的学生,发掘其潜能,促进学习主体个性的发展。 本论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简述分流教育的发展,谈论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以及伯拉图理想国对教育的分工作用的看法,陈述差异性教育的概念古已有之,但因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未能发展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