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血清肌钙蛋白I(cTnI)、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心电图(ECG)的动态变化与颅脑损伤严重程度及早期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09月至2011年09月期间在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就诊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136例,所有患者均在伤后1~6小时入院。入院时根据Teasdale和Jennett提出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Scale,GCS)及原发昏迷时间分为三组,A组(轻型,13分≤GCS≤15分,伤后昏迷在30分钟以内)50例;B组(中型,9分≤GCS≤12分,伤后昏迷时间在30分钟至6小时之间)44例;C组(重型,3分≤GCS≤8分,伤后昏迷时间超过6小时,或伤后24小时内意识恶化再次昏迷超过6小时)42例。于入院后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和第10天分别进行血清cTnI、血清CK-MB检测及心电图检查。住院同等治疗3个月时根据Jennett和Bond提出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标准对所有患者进行早期评分,分为GOS1~2分组(死亡或植物生存组)16例,GOS3~4分组(残疾组)34例,GOS5分组(预后良好组)86例。研究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发病不同时段血清cTnI、CK-MB和ECG异常变化以及发病早期血清cTnI、CK-MB和ECG异常率与GOS评分的关系。结果:(1)A、B、C三组血清cTnI累计阳性率分别为1.20%、5.00%、40.48%,各组间差异达到了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C组血清cTnI累计阳性率显著高于A、B组(p<0.01),说明血清cTnI阳性率与颅脑损伤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2)A、B、C三组血清CK-MB累计阳性率分别为0.80%、4.09%、31.43%,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组血清CK-MB累计阳性率显著高于A、B组(p<0.01),表明血清CK-MB阳性率与患者颅脑损伤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3)A、B、C三组ECG累计异常率分别为1.20%、5.00%、59.52%,各组间差异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ECG异常率与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4)136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中各时间段累计81人次发生继发性心肌损伤,累计发生率为11.91%,其中94例轻、中度颅脑损伤患者(9分≤GCS≤15分),累计8人次(1.70%)发生了继发性心肌损伤;42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GCS≤8分),累计73人次(34.76%)发生了继发性心肌损伤,两组间的继发性心肌损伤发生率的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5)GOS1~2分组血清cTnI、血清CK-MB、ECG异常率高于GOS3~4分组和GOS5分组(P均<0.05),GOS3~4分组血清cTnI、ECG异常率高于GOS5分组(P<0.05),说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血清cTnI、CK-MB和ECG异常有助于判断预后。(6)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常继发心肌损伤,血清cTnI和血清CK-MB阳性率以及ECG异常率均随受伤时间的延长而升高,于损伤后3~5天上升到高峰,伤后7天开始下降。结论:1.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尤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易出现血清cTnI、血清CK-MB升高及ECG异常,伤后3~5天更明显,伤后7天开始恢复。2.血清cTnI、血清CK-MB阳性率及ECG异常率与患者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颅脑损伤的程度越重,就越容易发生继发性心肌损伤,GOS评分越低,心肌损伤标志物阳性率及ECG异常率就越高。3.对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尤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监测血清cTnI、血清CK-MB及ECG,以便早期评估心脏功能,及时监护治疗,利于病人良好转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