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庆油田杏树岗开发区构造复杂,断层分布多,原先认为杏北开发区葡萄花油层均为后生断层,但在杏七区西部精细对比时发现:葡I组断层两侧存在地层厚度差异,可初步地判断为同生断层。为了搞清楚该区断层的性质以及生长发育的主要层位,断层与砂体展布的关系,本文开展了对杏七区西部断裂发育特征及生长机制研究。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技术文献和研究成果,针对大庆油田杏北开发区的实际情况,首先对杏七区西部葡萄花油层的断层进行精细解释,分析其演化历史及其生长机制,其次划分出断裂系统,结合以上断层研究成果来指导该区储层精细对比,分析断层对砂体的控制作用,建立断层控砂模式,最终得出一套适合同生断层沉积条件下的油层对比技术,为总结同生断层下的剩余油形成规律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形成了一套适合同生断层沉积条件下的油层对比新技术。通过研究断裂的生长演化史,判断断裂活动时期,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的沉积时间单元纵向上的细分层工作,重点找出以往认为由于古地势差异造成的地层厚度变化,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将地层厚度差异分配到最下部的葡I332单元的情况,重新认识断层的性质及其具体的生长层位,并将下降盘增厚的部分平均分配到具体生长的层位,从而改变对储层细分对比的认识。该技术可推广至杏七区中东部及所有发育同生断层的区块,进而为油层动态分析、剩余油分析、油田挖潜、调整、改造等提供坚实的地质依据,对老油田厚油层实施精细挖潜起到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