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段大分裂的时期,这一时期不仅政权林立、战争频繁,其民族与文化的交融在地域上也形成了不同的、鲜明的政治文化,而这些政治文化在良吏这一特别的历史群体中显得很有代表性,从对这一群体的了解与分析中可以对当时不同政权和地域的政治特点有进一步认识。在魏晋南北朝以前,从先秦时期到两汉时期,随着大一统王朝的建立,历代的良吏的特点随着春秋到两汉的政治经济特点的变化逐渐改变,对良吏的评价标准逐渐由春秋时期的顺应民时、不重民负转变为两汉时期的施行仁政与打击犯罪相并举,以加强地方治理。此时期的良吏虽然有多项特点,但是廉洁并不占主要地位。东汉结束后,三国曹魏时期与西晋时期的良吏特征与吏治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起伏,吏治从严苛走向松懈。而不论曹魏还是西晋,廉洁都是良吏评价的重要因素,曹魏注重法治及对吏治管理严格,形成了曹魏时期廉洁高效的吏风,而西晋代魏后虽曾实行儒政,但吏治的松弛造成了官吏群体奢侈腐败的风气,遂廉洁成为良吏最突出特征。到东晋南朝时期,廉洁作为良吏的特征表现的更为明显。政治环境的动荡与财政的紧张使统治阶层难以实行有效的吏治,对贪婪聚敛的行为也不加控制,东晋南朝的吏治每况愈下,官员素质的下降使南朝的贵族官僚阶层逐渐瓦解。而廉洁作为良吏的特征,更多的是一种政治表现。而相对于北朝时期,自北魏孝文帝改革为节点,北魏的吏风由贪婪残酷转向清廉务实,到北魏末年吏治再次混乱,至东魏北齐未能解决吏治问题,廉洁仍然是此时期良吏的突出特征,而西魏北周通过改革实现了对吏治的治理,通过一批富有才干的地方官吏为统一打下来基础。良吏群体的行为和处境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代表了不同地域上的官吏作风,通过对比不同的吏风可以认识到南北政权对其地方官吏的要求,进而认识各个政权所面临的政治社会环境,这是本文建立所遵循的一条线索。本文根据魏晋南北朝不同政权下的良吏特点,总结出当时廉洁成为当时良吏突出特征的现象,根据曹魏西晋、东晋南朝、北魏及北齐北周不同时期、不同政权的吏治状况,分析当时良吏的廉洁状况与吏治的关系,分析吏治对最终南北朝的统一所造成的影响。并从南北朝时期北方与南方一严一宽的吏治风气,对不同政权下的地方官吏的收入状况作了分析,从而对当时良吏“南穷北富”的现象作出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