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数字资源的增长以及人们利用网络获取和使用信息资源能力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内容是以数字形式存在,越来越多的个人和群体习惯和依赖于数字资源及其网络检索系统。在这种环境下,为了保证人类文化遗产的传承,保证人们可以方便、可靠、持续使用数字资源,我们必须有效地开展数字资源长期保存活动。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面临着经济、法律、技术等多个方面的难题,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单独的某个机构根本无法解决所有的问题,必须走协调合作的道路。
我国数字资源近年来增长很快,国内外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实践也在不断发展中,但在国内不同的机构和实体共同协作来保存数字资源的合作机制一直都没有建立,有关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合作机制的研究也非常薄弱,尤其是省区范围内有关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合作实践尚未开展,有关研究则基本上是空白。为了有效地实施长期保存,需要不同类型责任主体之间的合作,如作者/用户、传播者(如出版商、网站)、提供者(如图书馆、档案馆)等之间相互合作;需要同一类型责任主体之间的合作,如不同类型图书馆之间相互合作;同样,也需要不同层次责任主体之间的合作,如省(州)级责任主体和国家责任主体之间的合作。
为了更好地研究省级层次不同合作主体中相关责任者的情况,本文以江苏省区域为例,对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合作的主要责任者和参与方开展调查分析,以省区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合作机制研究为重点,以求对区域数字资源长期保存合作的实践和理论探讨提出一些建议。这也是本文研究的意义之所在。
本文除了进行大量的文献调研外,还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案例分析法等。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笔者分别对江苏省范围的作者/用户,图书馆和档案馆,出版商和数据库生产商三类不同的责任者进行了问卷调查。这是三份内容上互相关联的调查问卷。其中对作者/用户进行的问卷调查,主要了解了作者/用户对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认识、习惯与观点。对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中学图书馆、研究型图书馆等的调查,主要了解了数字保存在各个保存机构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管理者的观点。对江苏省内编辑出版者的调查,包括报刊编辑部、图书出版社、网络编辑者和电子数据库商,主要了解了他们对于区域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合作机制的观点及建议。
然后,本文结合调查数据、访谈结果和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合作理论,对江苏省区域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合作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接着,针对那些问题,结合国外数字保存合作项目的实践与理论提出了区域图书馆之间的数字保存合作机制、区域图书馆与出版社之间的数字保存合作机制、区域图书馆与作者/用户的合作机制。最后,总结上述合作主体之间的合作机制,提出了区域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合作机制的整体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