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族村作为社会主义农村的特殊形式,不仅是少数民族聚居地,更是民族人文精神、历史文化的缩影。然而,当前环境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立统一已然成为影响未来民族村发展的新矛盾。怎样让民族村的生态文明建设与国家宏观生态治理目标相统一?怎样利用民族村特色资源更好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这些都是当前民族村建设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必须要从社会发展历程和内部组成结构两个方面对生态文明的内涵加以概述。同时我们需要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沿革有所了解,需要对古代、西方、马克思以及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分别进行归总。从中不难发现,不同时期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都具有时代指导意义,为解决实践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以江苏省唯一的少数民族乡——扬州市菱塘回族乡的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对村民生态认知、日常行为活动以及政府生态制度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菱塘乡的生态建设现状,并且对其生态文明建设的特色进行分析。从中总结出了江苏省民族村普遍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承载力,独特的民族资源及其优秀的宗教生态文化等不可比拟的优势。但在对问卷调查的结果和实地走访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整合后,发现菱塘乡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面临城镇化发展诱发民族村生态危机、不完善的生态机制对民族村生态建设造成威胁、村民生态人格角色弱化,民族村生态建设群众基础缺失等问题,这同样也是目前江苏省民族村整体面临的困境。通过对菱塘回族乡的困境分析,本文以中国共产党生态思想观作为理论指导,从“五位一体”总格局出发,强调在经济上,以发展产业多元化为基础,走绿色城镇化道路。政治上,以增强生态文明教育为关键,培养村民生态人格。文化上,以保护优秀民族生态文化为重点,塑造村民生态文化价值观。制度上,以健全生态机制为保障,建立完备的民族村生态体系。寻找出一条适合江苏省民族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