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风有效性和污染物传播特性的研究与应用

来源 :清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20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室内空气品质是室内环境研究中的重要分支。论文提出了可及性的指标对送风和污染物在空气中的传播进行描述,建立了污染物传播影响关系式,并对实际系统的相关应用进行研究。论文主要内容共分五章,分别为:送风有效性的描述与分析;污染物传播的描述与分析;带回风的实际系统中污染物浓度计算;个性化送风系统的应用分析;室内浓度控制的通风反问题初探。 论文主要创造性工作为:(1)提出了送风可及性和污染源可及性指标,从空间分布和沿时变化的角度分别阐述了送风和污染源对空气环境的影响,为指导洁净空气的送入、污染物有效排除建立了定性及定量的评价标准;提出人员分布密度的指标对房间环境需求进行描述,为室内环境的综合评价和控制奠定基础;(2)建立了房间污染物浓度和送风可及性、污染源可及性以及初始浓度之间的关系,概括了污染物在空气中传播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针对系统送回风的连接形式,建立了带回风系统的污染物浓度计算方法,克服了传统计算需要多次模拟迭代的不足;(3)应用可及性和人员分布密度的概念,对个性化送风系统进行了实验和模拟研究,分析了此送风形式下的微环境特点,指出个性化送风的综合应用效果对环境需求状况十分敏感;(4)初步探讨了室内污染物浓度控制的反问题以及多种可能性控制目标。以一种特殊的应急通风为例,建立了数学模型并进行求解。 论文主要结论为:传统的送风评价方法可能会造成不同送风形式属性的混淆,无法分析室内空气环境对需求的满足程度。论文通过可及性指标和人员分布密度的提出,建立了送风有效性评价、系统中污染物浓度简便计算和室内浓度控制的理论基础。应用结果表明,个性化送风和传统混合送风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对需求的默认程度上,从而使得其送风特点更为清晰。论文所提的理论促进了室内污染物浓度控制反问题的顺利建立和求解,为实现环境的最优控制奠定基础。 论文工作为室内空气环境的评价和最优控制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偏心支撑钢框架相对于其他形式的框架结构而言具有耗能能力强、抗震性能好、结构的弹性刚度比较大等优点。因为与中心支撑钢框架结构相比,其耗能梁段与框架横梁是两个结构相互
结构的偏心往往加剧结构边缘构件破坏的程度,因此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对框架结构的偏心影响作了大量的研究,并已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但是,对于非均匀偏心的结构,研究尚甚少,
在柱列支撑体系中通常在柱弱轴方向设置水平撑杆,以减小柱的平面外计算长度。过去国内外学者对水平撑杆设计方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水平撑杆设置于柱中点的情况,尚未见到水平撑
围绕岩质高喧坡加固技术中的预应功固问题,紧密结合工程设计需要,该文以现场试验为依据,通过大量相关资料的分析,针对预应力锚固岩质边坡的效应、预应力损失规律、岩与锚固体
强度折减系数(或称地震反应修正系数)是基于承载力抗震设计中确定设计地震作用的依据,也是基于性态抗震理论中确定非弹性反应谱的基础。本文研究结构系统阻尼比对抗震强度折减系
网壳作为空间网格结构的一种,兼有杆系结构和薄壳结构的固有特性,凭借其跨度大、受力合理、结构轻盈且富于多种建筑造型等优点,成为未来具有广泛发展前景的空间结构型式。这
随着高等级公路的发展,中、小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在桥梁建设中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简支转连续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兼有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和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
随着桥梁下部结构向高柔、轻型化发展,桩柱式墩台得到了大量应用.但由于墩台结构是设计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非标准件,其受力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使设计变得复杂,给设计人员带来繁重
该文针对方钢管混凝土火灾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和抗火设计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具体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系统地总结了国内外有关钢材和混凝土热工性能和热力学性
弱胶结软岩巷道支护问题是西部煤矿建设过程中较为棘手的问题。工程实践表明弱胶结软岩遇水易泥化、崩解给巷道支护和排矸带来巨大困难。基于此,本文以塔然高勒矿区红庆梁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