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胃黏膜下肿瘤(Submucosal tumors,SMTs)通常是在胃镜检查中被发现的。目前仅有胃肠道间质瘤的诊疗共识,而对于胃黏膜下肿瘤并没有明确的诊疗规范。胃黏膜下肿瘤中的间质瘤具有潜在恶性,部分神经鞘瘤为恶性肿瘤。对于间质瘤的治疗方法主要为外科手术,而内镜下治疗间质瘤等黏膜下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有待进一步临床研究。近年来内镜技术的发展为黏膜下肿瘤的微创治疗提供了可能,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excavation,ESE)是胃黏膜下肿瘤的内镜治疗方法。然而目前内镜黏膜下挖除术治疗胃黏膜下肿瘤的研究分析报道不多,对于该技术治疗胃黏膜下肿瘤的疗效仍不是很明确。本研究通过分析近5年来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内镜黏膜下挖除术治疗140例胃黏膜下肿瘤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探讨内镜黏膜下挖除术治疗胃黏膜下肿瘤的疗效及安全性,为胃黏膜下肿瘤的内镜下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7年6月期间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胃镜及超声内镜诊断为胃黏膜下肿瘤的140例行内镜黏膜下挖除术治疗的临床及随访资料。主要观察内镜黏膜下挖除术治疗的肿瘤是否完整切除,并发症发生的情况及处理方法,切除的手术标本常规进行病理组织学、免疫组化检查,术后行内镜随访。分析ESE治疗胃黏膜下肿瘤的临床特点,统计患者的年龄、性别,胃镜及超声胃镜下肿瘤大小,肿瘤所在部位及病理类型,完全切除率、整块切除率、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及中位随访时间,分析影响完全切除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及改进措施;影响术中穿孔率的独立危险因素及避免穿孔的方法、穿孔处理措施;术后通过胃镜或超声胃镜检查进行随访,观察病变部位愈合,局部病变残留及复发情况。结果患者中位年龄是52岁,平均年龄52±11岁。男/女比例是97/43。内镜下估测平均肿瘤的大小是13.7±7.2mm,超声内镜下测量平均肿瘤的大小是12.6±6.8mm。42.1%病灶位于胃体,42.1%病灶位于胃底,10.0%位于胃窦,5.0%位于贲门,1例位于胃角。140例中有131例(93.6%)成功并且完全切除,9例(6.4%)没有完全切除。没有完全切除的9例中有4例切除失败,转外科手术治疗,3例术后病理切缘阳性,病理一侧切缘见肿瘤细胞,2例肿瘤包膜不完整,没有达到整块切除。平均手术时间为46.6±27.4min,中位手术时间为38.5min。术后病理52.9%为间质瘤,37.1%为平滑肌瘤,9.3%为异位胰腺,1例为脂肪血管瘤。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6.4%(23/140)。9例(6.4%)在术中发生穿孔。1例(0.7%)术后第2天发生迟发性出血,7例(5%)术后出现发热,5例(3.6%)术后出现轻微腹痛并腹部轻压痛。全部病例术中无气腹发生,术后无脓肿并发症。术后平均住院天数为6±2天。在本研究中,每个病人都有胃镜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11个月,ESE切除术后随访期间均无肿瘤残余及局部复发。≤20mm、20–30mm及≥30mm大小肿瘤的完全切除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0mm大小肿瘤的完全切除率为66.7%。间质瘤、平滑肌瘤、异位胰腺、脂肪血管瘤的术中穿孔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间质瘤术中穿孔率为12.2%。结论内镜黏膜下挖除术治疗<30mm胃黏膜下肿瘤是安全、有效的。肿瘤大小是影响完全切除率的独立危险因素,≥30mm肿瘤的完全切除率较≤20mm及20–30mm大小的肿瘤低。病理类型是影响术中穿孔率的独立危险因素,间质瘤的术中穿孔率较平滑肌瘤、异位胰腺、脂肪血管瘤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