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的本质及其历史实现形式--一种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研究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di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社会发展的步伐,人类在创造巨额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闲暇时间,休闲也伴随人类文明不断发展进步。休闲既是一种经济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休闲不仅标志着人已经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而且标志着人从满足基本生活需要转向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意味着人类社会正由传统的“生产——消费”模式逐渐转向“消费——生产”模式。休闲作为人的存在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人的价值存在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人的本体论意义之所在,实现人的充分休闲和自由发展,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主要标志。   本文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出发,考察休闲的发展历程。首先,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视角出发,研究休闲发展的规律,休闲活动既受物质生产的决定性影响,也具有其独立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并对其他社会现象造成影响,分析总结出马克思有关于休闲思想的理论;然后对休闲进行词源解读,在梳理主要思想家理论的基础上概括出休闲的本质,休闲本质上是主体在物质和文化同时作用下表现出来的生命实现过程中的轻松、愉悦和享受状态,进一步说主体在休闲中获得一定的自由解放的品质。人的活动与休闲活动并不截然区分。人的活动包括生活、生产和其他科学艺术活动。这些活动是否成为休闲活动,区别在于主体在这些活动中是否获得休闲的品质,即是否获得轻松、愉悦与享受的品质。一旦这些活动具有了这些休闲的品质,它们便成为主体的休闲活动。而主体也就在其中获得了休闲的享受;然后把休闲的发展阶段大致分为三个时代:贵族化、大众化和普遍化休闲时代。分别结合特定的历史形态加以研究其基本内容和具体历史实现形式,考察其历史价值,休闲也是种过程。贵族化休闲是休闲的萌芽阶段,大众化休闲是休闲繁荣发展的阶段,普遍化休闲是未来理想社会休闲发展的理想阶段;最后在总结休闲的历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找出目前适合我国发展的休闲模式,提出科学休闲的理念,从休闲时间、休闲活动、休闲心态出发提高休闲发展水平。   休闲作为人类的理想,是对人生命意义和快乐的探索,是人类美好的精神家园。休闲预示了未来社会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可能性,我们会为此目标而一直努力。  
其他文献
海德格尔解释学最主要的贡献便是从哲学上彻底颠覆了前人看待存在(是)的方式。前人对待存在(是)的方式首先便是将其视为对象,好像存在(是)总是一个东西,但是事实上,存在(是)从来便不是什
王道思想自萌生伊始,便迅速进入学者的视野。王道本身涉及面极广,更内蕴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旨归和价值追求。严格来讲,这一思想直到战国时期才初具体系,经过孟子的发挥,为此后历
敬老是中华民族“敬德”的集中表现。所谓“敬老”,是指人们对自己的长辈和社会中的老年人在实行赡养、扶助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尊重老年人人格尊严、敬重其精神价值和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