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教育思想在中学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信阳师范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sakur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因为孔子教育思想是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根基,所以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我们避不开的一个关键课题就是孔子教育思想。因此,基于孔子个人教育的言行,广博高深的教育思想,丰富而生动的教学阅历,结合中学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这一研究问题。一方面,我们要主动学习和借鉴孔子教育思想中的教学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目的和教学路径,不断改善学校的德育环境、提升教师的道德素质,另一方面,我们要充实教育方法,改变教育观念,革新教育路径,使中学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得到切实提升。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从六个角度对孔子教育思想进行概括,分别是:教育文本、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作用、教育目的以及教育方法;第二部分,对孔子教育思想在中学思政课教学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探讨;第三部分,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并找出孔子教育思想在融入中学思政课教学中时遇到的问题及原因;第四部分,对孔子教育思想融入中学思政课教学的路径进行探讨:挖掘与传承孔子教育思想,将其融入教材体系、课堂教学以及课外实践,同时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千百年历史发展中延续和积淀的精神文化财富,它是社会主义新时代持续稳定与国家繁荣发展的精神基石,更是各级各类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高中生既处于求知的美好而关键时段,也是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形塑的“拔节孕穗期”。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1在助推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同时,承担着培育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
学位
2017版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指出要“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改进教学方式”,“构建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这一课程标准,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制订了总指南和总方向,为高中政治课教育教学方法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主题式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具有整体教学结构、优化教学手段以及科学教学理念的教学方法,能够为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创设开放化和立体化的课堂空间,使课
公共参与意识指的是公民通过参与公共活动和社会事务的管理来维护自己的权利,从而能够更好地处理自身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提高公民的道德意识,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公共参与意识主要包括公共参与认知、公共参与情感和公共参与意向等三方面内容,其强弱是反映公民社会责任感高低的重要尺度。高中生公共参与意识的培养虽然是社会、学校、家庭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学校教育是主因,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对于公民一生的各个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