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黄河三角洲经济的快速发展,黄河三角洲潮间带地区的重金属污染情况日益严重。沉积物作为重金属污染的源与汇,是水体中重金属的主要聚集地。本文选择了一年内三个时段对具有代表性的黄河三角洲潮间带地点的沉积物进行采样,对沉积物中包括As、Cd、Cr、Cu、Ni、Pb与Zn七种重金属的赋存形态进行了提取分析,利用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评价、SQGs法(沉积物质量基准风险评价法)与RAC值法(risk assessment code)、P值法(次生相与原生相分布比值法)对沉积物重金属风险进行评价,旨在为合理开发利用黄河三角洲资源,制定污染防治措施以及流域治理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潮间带地区重金属总量及赋存形态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其中重金属总量变化趋势为重金属As与重金属Cr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重金属Cd与重金属Zn整体上呈现上升趋势,重金属Cu与重金属Ni在总趋势上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重金属Pb显示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赋存形态变化趋势中重金属Cd与Pb四种赋存形态比例变化剧烈,重金属As、Cr、Cu、Ni与Zn四种赋存形态比例相对变化平稳。本文根据四种不同的重金属风险评价方法比较了七种重金属的风险程度,并指出各评价方法的优劣性。根据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评价分析三个时期的各金属元素中Cd潜在风险较大,其余次之。根据沉积物质量基准法分析三个时期As、Cr、Cu、Ni、Pb均有不同程度的中度污染,而重金属Cd与Zn没有呈现污染的情况。三个时间段RAC风险评价结果为重金属Cd与Zn风险较大,Cu、As、Ni、Pb与Cr具有不同程度的轻度风险。P值方法结果显示Cd与Pb风险较大。综合分析可以得出,重金属污染现状不容乐观,尤其是重金属Cd的污染最为严重,重金属Pb、Zn的污染也不容忽视。本文对探寻黄河三角洲潮间带重金属的来源、评价污染现状、预测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及河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