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石薄膜制备及其在改善电力电子器件热特性方面的研究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albal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辅助偏压热丝CVD技术,制备择优生长的多晶金刚石薄膜,研究了金刚石薄膜的成核及生长机理,并将其应用于功率电子器件的热沉。 将热丝CVD技术与PECVD技术相结合,在薄膜的成核和生长阶段分别给反应区再施加一个直流和射频电场,同时改进反应气体的进气方式,制成具有下列两大特点的金刚石薄膜生长系统:(1)反应功率由热丝和直流电场或热丝和射频电场共同提供,两者互相补充,可精确控制,大大提高了反应区的等离子体密度;(2)能精确控制反应气体的分布、流量及流速。 为了在Si衬底上生长高质量的金刚石薄膜,对在镜面抛光Si表面上的成核进行了深入的实验研究,对衬底偏压(正、负)的增强成核作用给出了自己的解释。总结出了在硅衬底上金刚石成核的最佳工艺条件。 本文还研究了金刚石薄膜的生长工艺问题。在大量实验基础上,总结出了金刚石薄膜稳定生长的工艺条件,即反应气体流量比CH4/(H2+CH4)=2%,N2/(CH4+N2)=15%,热丝温度1950℃,衬底温度800℃,反应室压强5.0×103Pa,射频功率100W等。而且通过调节工艺参数,可制备出沿不同晶向择优生长的多晶金刚石薄膜。 采用XRD、TEM、SEM、XPS、AES、LRM等测试分析手段,对实验样品进行了检测分析。XRD和TEM分析结果表明薄膜为金刚石薄膜,其结晶状态强烈受工艺参数的影响;AES分析结果表明薄膜内碳原子纵向分布均匀,纯度很好;椭偏仪测量出在Si衬底上生长的金刚石薄膜在632.8nm波长的折射率在2.40~2.50之间;利用光热偏转法测出金刚石薄膜的热导率在3.83~10.22(w/cm·k),其大小受晶粒生长的取向影响很大;薄膜的电阻率在3.63×107~1.32×1012Ω·cm;硬度(HV)在6849.7~9485.5(kg/mm2)。 将金刚石薄膜应用于功率二极管(横向)的热沉。首先建立了器件的导热模型并进行了计算机模拟,然后将实际器件的测试结果与计算机模拟结果比较,结果表明,由于金刚石薄膜良好的导热性能,使二极管工作状态中的温度有明显的降低。
其他文献
在研究自相似理论的基础上,通过SELFIS工具中的Whittle最大似然估计法对航天器遥测数据进行自相似分析,以一个遥测点数据为例估算其Hurst参数,并对分析结果做出详细解释.实验
<正>升阳散火汤出自李东垣的《内外伤辨惑论》。原文:"升阳散火汤,治男子妇人四肢发困热,肌热,筋骨间热,表热如火,燎于肌肤,扪之烙手。夫四肢属脾,脾者土也,热伏地中,此病多
会议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全髋置换术日益增多,术中为了提高人工关节的稳定性,避免松动或松动所引起的疼痛,需要植入骨水泥,由此常引起血流动力学改变。本院白2002年以来,对全髋
模块化是后勤保障力量应对复杂性战场环境、提高战场适应性的有效途径。解释了部队后勤模块化保障建设的意义,阐述了对加强部队后勤模块化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