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分工细化及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受教育程度得到提高的同时生活压力也随之增加,现代人的精神健康受到焦虑、郁闷、冷漠、易怒的影响。法律的明文禁止和道德的约束,使得拳脚相向的这种夫妻间的暴力已经渐渐被冷漠、忽视、疏远及言语侮辱这样的新型夫妻“冷暴力”所取代。夫妻“冷暴力”对夫妻、子女及家庭的不良影响显而易见。本文分析夫妻冷暴力的成因、特点、表现形式及不良影响,研究认为:夫妻“冷暴力”的产生原因主要分为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两个方面;表现形式主要有用冰冷的眼神与面孔对待对方、用言语来攻击对方,用经济及性生活来惩罚对方;存在给受暴者造成精神及心理上的伤害、施暴者自食其果、破坏了夫妻感情、影响未成年子女的身心健康及危害社会的安宁与稳定等不良影响。本文研究的知识分子核心家庭夫妻“冷暴力”更倾向于研究家庭成员沟通技巧不足而致使的夫妻“冷暴力”。本文对一个真实典型的夫妻“冷暴力”案例进行介入干预,通过资料的搜集与分析,本研究决定以家庭系统理论为指导,以“助人自助”为中心,从家庭社会工作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家庭社会工作介入夫妻“冷暴力”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对整个案例的介入进行详细的描述。研究者将干预过程分为接触阶段、开始阶段、介入阶段和结束阶段,针对服务对象存在的主要困境,研究者和服务对象罗列出问题依次解决,目的在于打破夫妻间当前的僵局,促使夫妻进行良性的沟通;关注黄女士心理健康,引导她走出阴霾;摆脱夫妻“冷暴力”,让家庭恢复正常生活;从根本上解决小陈因为父母间的冷暴力引起的学业困境。评估发现,介入目标虽然完成的满意度不同但均已达成,家庭关系融洽。最后,对本研究的介入情况进行总结,反思了研究者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技巧的运用,以及家庭社会工作介入夫妻“冷暴力”的专业优势与实务欠缺,并指出笔者研究的不足,本文努力呈现一个完整的家庭社会工作介入夫妻“冷暴力”的介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