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一种新型企业管理理念在我国日益受到重视,但目前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非垄断行业的分析与案例研究,对垄断性行业的研究和实践都较少。烟草行业作为我国目前唯一的行政与经营合一的行政性垄断行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行业实行的是统一领导、垂直管理、专卖专营。国务院烟草管理部门国家烟草专卖局(另一块牌子是中国烟草总公司)对全国烟草企业“人财物、产供销、内外贸”进行集中统一管理,同时又由于其产品具有特殊性,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状况更加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关于烟草责任的争论也持续升温。我国烟草业作为特殊行业,一方面是国家财税的重要来源,另一方面,它生产出来的产品对消费者的健康具有一定的危害性,以致受到社会的质疑。随着世界禁烟运动的兴起以及国民健康意识普遍增强,在媒体和社会舆论中,对烟草企业如何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然而,2011年1月,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下简称《公约》)在我国正式生效满5年,按规定《公约》在我国已开始全面履行。《公约》第13条规定明确禁止烟草赞助,这给烟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都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压力。本文以烟草行业为例,以2010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瑞士日内瓦发布主题为“共担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IS026000(社会责任指南标准)为指南,以推动垄断行业特别是烟草行业履行社会责任为出发点,构建了一个系统的烟草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与分析框架,在依法履行《世界烟草框架公约》第13条广泛禁止烟草促销、赞助相关条款规定基础上,探讨和研究了烟草企业社会责任三大核心问题,即:烟草企业该不该承担社会责任、烟草企业该承担什么社会责任和怎么承担社会责任。本文还通过建立模型、问卷调查等工具得到的相关数据,实证研究了烟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与其竞争力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烟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越好,企业绩效就越高。依据这项实证研究,得到的结论为:烟草企业不仅应该履行社会责任,而且还应加大社会责任的履行力度,并且改进实施方式,以争取企业和社会的双赢。这为我国烟草企业进一步履行社会责任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以理论和实证研究为基础,本文还借鉴国外烟草企业的实践经验,通过国际比较梳理了目前中国烟草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以及针对烟草企业社会责任实现的前提条件提出一套完整的提升机制。本文的最终目的旨在推动烟草企业全面、深入履行社会责任,同时为丰富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体系建设做出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共采用了五种研究方法:综合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规范分析法、实证分析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共分为七章,各章节的安排如下:第一章为绪论。主要是提出问题,论证研究背景和意义,明确研究思路和方法,对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的文献进行综述,并对内容安排和逻辑框架以及创新之处进行了阐述,为后续研究做出说明。第二章为理论研究。借助国内外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研究,梳理了烟草履行社会责任的理论渊源,阐述了委托代理理论、社会契约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烟草企业社会责任之间的联系,全方位、深入地分析了烟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从市场失灵、政府失灵、伦理道德、经济全球化等四个方面对中国国烟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现实依据进行了系统阐述,从理论上来分析烟草企业该不该履行社会责任的问题。第三章分析烟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现状。就烟草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取得的经济责任成就、法规责任成就、伦理责任成就以及自愿性慈善责任成就进行了分析说明,讨论了烟草企业社会责任弱化的表现,及其表现不足的方面,最后从法律法规、价值观念、责任意识、标准建立等角度分析了我国烟草企业社会责任弱化的原因。第四章为效果评估。通过构建烟草企业社会责任表,提出研究假设,介绍了实证分析模型,并量化分析了烟草企业的社会责任建设情况;然后构建烟草企业竞争力量表,提出研究假设,量化分析了烟草企业竞争力的构成因素及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程度;最后采用描述性方法、信度检验、因子检验、回归检验量化及实证研究,评估了企业社会责任与烟草企业竞争力以及取得的社会效果之间的互动关系。第五章为国外三大跨国烟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实践及国际比较。重点介绍了菲莫国际烟草公司、英美烟草公司、日本烟草公司等当今世界规模前三名的跨国烟草公司的发展历程及其履行社会责任的实践,总结了三大跨国烟草公司的经验,并与中国烟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提供经验借鉴。第六章为中国烟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对策研究。提出了烟草企业履行责任的五大原则:生存发展、量力而行、遵循法规、伦理道德和社会需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烟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路径,逐一分经济责任、法规责任、伦理责任和自愿性慈善责任四个方面,提出具体实施办法,回答了烟草企业应该如何承担社会责任的问题;最后分析了烟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升机制,指出烟草企业应该从政府、社会、企业自身等外部与内部相结合出发提升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第七章为结论。总结了本论文研究的成果,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今后需进一步继续研究的内容和方向。主要结论是:烟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其实质是平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烟草企业自身、社会、政府以及三者联动,才能取得良好的正面效果。第一,政府方面的提升机制是:宏观上,要加强政府在推进烟草企业社会责任中的地位和作用;建立烟草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体系。第二,社会方面的提升机制是:充分发挥社会的监督作用;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第三,烟草企业自身的提升机制是:强化烟草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构建责任烟草;强化烟草企业道德规范,提升企业伦理水准;将社会责任纳入烟草企业文化建设中来,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本文创新和贡献在于:第一,弥补国内垄断行业关于社会责任研究的不足,将社会责任研究延伸到烟草领域;第二,探索了中国烟草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标准,深化和丰富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和理论体系建设;第三,开创了中国烟草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实证研究;第四,首次系统的提出了烟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4个方面共24项具体实施路径和6项对策机制,为我国垄断性行业社会责任运动提供理论支撑和路径指引。本文研究了烟草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情况,有助于烟草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了解中国烟草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解答社会各界对烟草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疑问,并在理论上构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烟草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综合评价体系和企业社会责任模型,以推动中国烟草企业及其相近的垄断企业社会责任的建设和发展。由于我国对中国烟草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才刚刚起步,相关的研究资料和文献相对缺乏,再加之笔者的研究能力和水平有限,本文对烟草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研究、实证分析及对策探索还不够深入和系统,仅仅停留在初步阶段,其中若干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和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