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应用地质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首次对清水沟磷矿进行了矿床建模,以期实现矿山生产的动态管理和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资源。主要工作与成果如下: (1)建立了清水沟磷矿原始资料数据库,共100个探矿工程,2411个样品的P2O5分析化验数据,供矿山生产随时调用。 (2)对收集到的2411件样品进行了单样和组合样的基本统计分析,P2O5的品位大体服从正态分布,为品位均匀分布矿床。 (3)建立了矿床的地形和岩性模型,首次在同一个模型内分块段进行岩性估值。 (4)计算并拟合了变异函数。结构分析表明,矿床为各向异性,走向、倾向及厚度方向的极限变程为220m、350m、200m,交叉验证误差在许可范围内。 (5)建立了P2O5品位模型及其它组分的含量模型,绘制了矿山生产急需的大比例尺单元块剖面图、中段图一百多幅。 (6)分层、分采场计算了不同品级的磷矿石储量和平均品位,其中品位≥25%的储量为21330千吨,平均品位29.54%;品位在15%~25%的储量为40568千吨,平均品位16.99%;与传统的储量计算方法相比,相对误差小于15%。 (7)以6号勘探线北部为例计算了剥采比。边界品位为8%时剥采比为0.19立方米/吨;边界品位为15%时剥采比为0.50立方米/吨;边界品位为25%时剥采比为1.34立方米/吨;边界品位为30%时剥采比为40.81立方米/吨。 (8)实现了矿山生产的动态管理。现有资料的原始数据库建立以后,在今后矿山生产探矿和采矿中可根据需要随时向数据库中添减工程和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