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以来的水源纠纷与乡村政治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ng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豫西水利碑刻为主要资料,将豫西水源纠纷置于清代以来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对水源纠纷的发生及其解决进行描述和梳理。豫西地区水资源比较贫乏,自古以来,水利问题都是困扰当地农业发展的一个大问题。水资源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农业发展的源泉,可以说它和人们的生存权紧密相连。在豫西这样一个水资源贫乏而人口又众多的地区,水资源显得弥足珍贵,同时,围绕水资源而起的水源纠纷也一直不断,尤其是清代以来,中国处于新旧社会的转型期,再加上战争不断,社会比较混乱,在国乱民穷的社会大背景下,水源纠纷呈现出增多和复杂的趋势。除此之外,人口因素、生态环境的变化也是豫西水源纠纷加剧的重要因素。在水源纠纷解决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家、地方、官绅和普通民众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也可以看出水源纠纷的解决对水资源管理秩序的重建、地方用水习俗和社会风气等方面的影响。清代以来水源纠纷及其解决办法的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乡村政治的变迁。长期以来对豫西地区的水源纠纷研究还比较薄弱,因而,对于此问题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在以下几点获得认识:首先,通过探讨清代以来豫西水源纠纷产生的原因可以加强我们对豫西近代历史的认识;其次,把特定的水源纠纷案件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到当时社会生活史的内容,还可以反映出当时社会政治的变化;再者,清代以来豫西地区的水源纠纷机制和方式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对水源纠纷类型、解决方式和解决机制的探讨和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国家控制和地方自治之间的博弈以及地方势力与普通民众之间复杂的社会关系。这些问题的探讨对于我们今天处理好国家行政执法与普通民众之间的利益、水利农田灌溉与农业发展以及生态建设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豫西地区水源纠纷的变化实际上反映了社会各方面的变迁,对与该问题的研究可以让我们从社会史的视角观察豫西社会的变迁,尤其是乡村政治的变迁,而处理水源纠纷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让我们能够以史为镜,更好地处理各类现实问题。
其他文献
公共图书馆作为教育阵地,应该发挥它教育阵地的应有作用。本文阐述了公共图书馆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作用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以及如何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在未成年人思
目的: 分析首诊动眼神经麻痹的原因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2009-01/2012-12在我院首诊为动眼神经麻痹的患者,通过血糖、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磁
中华经典诗文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儿童时期是诗文诵读的黄金时期。在古诗文诵读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发展性功能,积极探索科学简便、灵活多样、富有实效的评价
笔者通过对河南省劳动力市场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我国劳动力市场歧视呈动态性变化并主要存在于职业搜寻领域,是企业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理性选择,呈现均衡状态。因此偏见不
<正> 佛经里常说:“人身难得”;“得人身如爪上土,失人身如大地土。”人身的宝贵和生命的价值,在佛经里有丰富的论述。佛教重视人间的意义是从它的根本教义出发的。佛教强调
《念奴娇·赤壁怀古》作为苏轼的代表作之一,其本身所蕴涵的文学价值与意义都非比寻常,因此在进行教学时,教师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思考。该文主要就《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教学
本文利用经济增长水平差异、空间关联分析及局部热点技术等手段,测算了中原经济区省际边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程度,以及其空间格局的演化,并与长三角地区的省际边界区域进行
本文首先阐述了企业业绩评价的理论依据,回顾了其历史演进过程;并在对主要业绩评价模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企业目前仍应以财务评价模式为主体,但应引入现全流量评价指标予以补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拥堵情况日益严重。针对这一问题积极尝试利用城市交通技术管理手段来寻求解决方案。通过对某市老城区交通运行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总结老城区
随着我国城市化脚步的大力迈进,许多土地利用性质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以前的一大批农药生产企业搬迁后所遗留的场地污染问题,成为了社会领域的又一“定时炸弹”。六六六作为土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