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问》研究通论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ely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屈原是在中国文学史上烙下个人姓名的第一人,给我们留下丰厚的精神财富。鲁迅在《坟·摩罗诗力说》中说:“(《天问》)怀疑自遂古之初,直至百物之琐末,极言无惮,为前人所不敢言。”因此,《天问》堪称先秦破除旧文化思想束缚的战斗诗篇,正确研究和品评《天问》有助于了解我国古代进步思想的发展轨迹。《天问》内容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两千多年来,无数人对其进行研究,《天问》研究的历史犹如一条奔流的长河,贯穿于古今。 两汉时期是《天问》研究的开创期。受汉代解经思潮的影响,这个时期的《天问》研究明显的受制于传统的经学思想,表现为以《天问》比附《诗经》对《天问》原文进行经学性的阐释。魏晋至隋唐是《天问》研究的平庸期。或因玄学思想的影响,或因统治者的压制,或因由乱及稳的社会局势等原因,在这个漫长的历史时期虽然文学创作和文学评论极其活跃,但《天问》研究成果却寥寥无几,其中以郭璞的《楚辞注》和柳宗元的《天对》为代表。宋元明是《天问》研究的丰硕期,其中宋代为《天问》研究的集大成时代。宋代的《天问》研究既秉承前人的成果又取得了他人难以企及的成就,《楚辞补注》和《楚辞集注》因此而成为研究《天问》的两个最重要的注本,后人的研究多是在他们的基础上进行的拓展。但是在程朱理学的熏染下,此时期的《天问》研究在某种意义上脱离了楚文化历史的范畴而表现出强烈的理学色彩。在经历了空疏的理学的喧嚣后,人们逐渐认识到义理的弊端进而在研究中强调考据和义理并重,所以随着考据学的复兴,有清一代的《天问》研究在文字、训诂、名物、考辨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解决了许多疑难之处。清末民初后,伴随着科技的发展、中西文化的交融、各学科知识的交叉,人们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时期的《天问》研究获得了新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 本文的写作以时间先后为经,以各朝代的《天问》研究为纬,结合当时的学术思想对各个时期的《天问》研究的特点和贡献进行归纳总结,对两千多年的《天问》研究概况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并对未来的《天问》研究作了简单的前瞻,以期有助于研究者了解各时期《天问》研究的特点,了解两千多年来《天问》研究的发展脉络。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马海地区油气藏类型多,油气性质变化大,油气来源多样、成藏过程复杂、成藏作用繁多的特点,以油气成藏地球化学理论为指导,利用全烃地球化学新方法和成藏研究新技术,综合研
会计准则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规则和指南,是约束会计行为、指导财务报告的规范。本文从描述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发展进程出发,梳理我国当前会计准则体系的构成,并对我国
水资源是极其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问题日益显现出来,水资源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
针对动力场天然无限地基的数值模拟与地震波输入问题进行了一些有意义的研究,评述了现有动力计算常用无限元的优缺点,详细阐述了ABAQUS无限元理论体系框架,并加以改进,提出一
地处黄河中游的山西省是中华民族文化孕育成长较早的地区之一,在历史上山西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发达,传统建筑与古典园林数量众多。省内现已发现的唐、五代、宋、辽、金以前(公元1200年以前)的木结构建筑共一百二十多座,占到全国的70%,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而与传统建筑相伴,中国传统园林不但是一个独立的项目,还在发展上成为与一般建筑相平行的另外一个体系,山西的造园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千年以上,现存众
<正>教学内容:青岛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37~38页"认识图形(二)"。教材分析:认识图形(二)是在一年级上册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体等立体图形
有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应对当今时代的挑战,继续发挥作用的命脉所在,而可接受性则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进行可接受性研究不仅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属于一种完整
目的 研究接受新辅助化疗、辅助化疗和姑息化疗的食管癌患者的QOL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并试图为临床医生提供一个评价此类患者QOL的有效工具。 方法 2004.11.1~2005.12.31收治于安
目的:研究深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措施。方法:运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在某院接受深静脉置管术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对所有患者进行深静脉置管术后,失败患者1例
回归诊断中的图示模型及其应用王斌会陈平雁郭祖超徐勇勇*(第一军医大学医学统计学教研室广州510515)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得回归分析愈来愈成为人们分析数据的一种常用工具。但在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