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以来,公民特别是未成年人责任品质低下的现象引起人们极大关注。这种关注也引发了责任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热潮。2003年我国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对责任教育的目标、内容乃至方法等各个方面都有比较清晰的规定,标志着我国开始真正将责任教育作为中学思想品德课中的重要内容。但现实告诉我们,目前学生总体责任品质不尽人意,中学责任教育的实施效果仍有待提高。这些情况说明研究中学实施责任教育的形式、内容、目标、方法、实效性等问题仍具有比较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在深入了解目前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责任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一些比较成熟的责任教育的理论成果,从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责任教育内涵出发,着眼于改善责任教育的实施效果,试图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讨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实施责任教育的策略这一问题。全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责任教育内涵界定。此部分从责任与责任品质的定义出发,力图澄清一些长期被误解和片面理解的概念。对责任与责任品质的关系、责任品质各要素的关系进行了理论梳理,再对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责任教育的前提、目标、内容上做了理论界定。第二部分: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责任教育实施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这部分首先运用问卷和访谈等方法,对目前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实施责任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目前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实施责任教育的效果有待改善,存在着学生责任品质欠缺,教师缺乏重视,责任实践活动量少质差等问题。其次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显示教师、学生、教材、评价方式及校外环境等各个因素都对目前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责任教育的实施效果有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实施策略加以改进。第三部分: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实施责任教育的对策思考。本部分在对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责任教育的内涵进行准确界定及对责任教育实施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着眼于改善教育实施效果,提出了一些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实施责任教育的策略建议。这些策略包括:建构以学生为主体的责任教育理念;确立合理的责任教育的目标,并根据情况加以适当调整;完善责任教育的内容;提高德育教师的相关责任素质;优化责任教育教学方法;建立合理的责任教育评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