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t 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对培养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存活、突起生长及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 associated protein 43,GAP-43)表达的影响,探讨rhEPO对培养RGCs可能的作用机制。建立大鼠视神经(Optic nerve,ON)不完全损伤模型,探讨rhEPO对ON损伤后视网膜神经元凋亡的抑制作用和对视功能修复的影响及rhEPO对视网膜神经元保护的可能机制。为临床用药提供新的策略和可能的实验依据。 方法 1.体外实验:分别用DMEM及含有rhEPO的DMEM对RGCs进行离体培养,观察RGCs在体外存活的时间,测量2d、4d、6d RGCs的最长突起长度;免疫细胞化学检测GAP-43蛋白表达,并测定平均灰度值。 2.体内实验:雄性Long Evans大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只大鼠。实验组和对照组按ON夹伤后不同时间分为伤后1d、3d、5d、7d、14d 5个时间点。用头部宽1.5mm的无创血管夹在球后2mm处夹持ON15秒造成ON夹伤。每只动物单眼试验,对侧眼作正常对照。实验组伤后即时、3d、5d、7d,按5000U/Kg体重腹腔内注射rhEPO;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伤后1d、3d、5d、7d、14d时取材。(1)取材前行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lash visual evoked potential,F-VEP)检测,观察rhEPO对视功能恢复的影响;(2)应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尿苷三磷酸末端标记(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dUTP nick end-lablling,TUNEL)法检测rhEPO对视网膜神经元凋亡的影响;(3)用免疫组化检测视网膜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的表达并观察rhEPO对视网膜凋亡抑制基因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 结果 1.离体培养RGCs的存活时间:DMEM组离体培养RGCs于6d~8d死亡,而rhEPO组RGCs能存活10d~12d,存活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1)。 2.RGCs的最长突起长度:培养2d、4d、6d时,DMEM组最长突起长度依次为42.90±4.71μm、79.74+8.49μm、110.02±10.79μm,rhEPO组依次为55.47±7.07μm、100.16±7.78μm、118.63±11.50μm,培养2d、4d时rhEPO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