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克·伦敦短篇小说中抗争主题的意象图式解读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nima3228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杰克·伦敦(Jack London,1876-1916)是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也是美国文学20世纪初最引人注目的文学代表之一。然而国内外对他的短篇小说关注度明显不及其中长篇小说。这位作家以短篇小说登上文坛,并且在短篇小说中发挥了叙述和描写的特长。在他笔下人物常常处在危险的环境中,主人公为求得生存不仅要与环境展开艰难的抗争,更要与自己的内心进行搏斗。在他的诸多短篇小说中,抗争成为最鲜明的主题之一。本文拟以抗争主题为中心,运用认知诗学的意象图式理论来阐释我们的认知心理特征是如何揭示伦敦短篇小说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三种抗争的。首先,本文介绍伦敦的生平、短篇小说成就、短篇小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意象图式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内容;其次,以意象图式理论为视角,运用五种意象图式(即容器图式、路径图式、上下图式、中心-边缘图式和平衡图式),选取伦敦短篇小说中具有代表性的六篇作品(即《生火》、《热爱生命》、《老头子同盟》、《墨西哥人》、《意外》和《生命的法则》,细致地分析作品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三类抗争,并指出伦敦对不同情境下抗争的思考及态度立场:1)在人与自然的抗争中,容器图式揭示了荒原与文明人的对立,路径图式则揭示了文明人在荒原中的经历不仅是物理上的旅行,更是一种精神之旅。在此,伦敦一方面相信大自然具有令人敬畏的力量和法则,人们需要遵循大自然的规律才能生存,而另一方面,他又认为人类在与大自然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勇气和毅力也同样令人敬畏;2)在人与社会的抗争中,上下图式揭示了社会权利的两极分化是导致抗争的重要原因,而中心-边缘图式一方面揭示了弱势种族和底层人民在白人和上层社会眼中异类的形象,另一方面又揭示了这些弱势者所经历的苦难,抗争是他们唯一的出路。在此,伦敦表现出了对弱势种族和底层人民的同情和关怀;3)在人与自我的抗争中,平衡图式揭示了荒原中的两种冲突:法律与生存的冲突以及人对生命本能的热爱与生命之法则是死亡的冲突,人物身心的失衡引起人与自我的抗争;路径图式揭示了人们常常在与自我的抗争中得到感悟,实现精神上的成长。伦敦认为在远离文明的荒野中法律是难以触及的,只有依靠内心的信仰才能兼顾法律和生存;生命的法则是死亡,唯有接受它,才能获得内心的平和。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指出人类的生存历史,无论是野外生存,现实社会的生存,还是自我的成长,都是一部波澜壮阔的抗争史。人类在抗争中生存,在抗争中成长,抗争是人类存在的一种方式。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和澳大利亚两国之间政治、经济、文化往来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澳大利亚人前往中国开拓事业,但由于国民文化的差异,在制定工作计划的过程中将可能遇到冲突,而工作计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