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准噶尔盆地东部是位于帐北断褶带以东的一系列凸起和凹陷区,北以克拉美丽山为界,南以博格达山为界,西到青格里底山,构造隶属于准噶尔盆地的一级构造单元东部隆起带。近几年已在北三台、彩南地区、帐北断褶带等区块发现了储量可观的油气田。对于准东的盆地性质一直以来存在着不小的争议,尤其是二叠纪时期的盆地属性,而准东地区各种类型的油气藏形成基本都与二叠系烃源岩密切相关,有二叠系平地泉组的烃源岩分布的区域几乎都能成藏,因此研究二叠纪以来的盆地构造格局至关重要,后期的构造演化又影响着烃源岩的有效性。通过地震解释、测井资料分析,野外露头的观察,利用盆地分析、构造地质学、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等理论,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研究了盆地的地质结构,绘制出盆地的构造演化剖面图,明确了准东二叠纪以来的构造格局,通过沉积环境的分析,对沉积相类型进行了识别,从而明确了源岩的展布及演化过程,明确了关键期的生储盖配置。主要取得了以下几点认识和成果:(1)通过野外地质调查,物源分析判断,以及区域地震资料解释,厘清了二叠纪的构造环境,建立了伸展-挤压转换背景下的构造单元演化模式,早二叠世为后造山伸展阶段,中晚二叠世为挤压阶段。(2)自二叠纪以来,准东地区经历了晚海西、印支、燕山、喜山运动,通过地震剖面绘制构造剖面,综合多条并进行构造演化分析,探索了准东二叠纪以后的构造格局及其演化模式。三叠纪到侏罗纪扭压阶段,白垩纪到古近纪坳陷-沉降阶段,新近纪-第四纪再生前陆阶段。(3)综合分析了个关键层系残留地层厚度并结合准东二叠纪以来的构造格局,揭示了主力源岩时空分布,明确了探区资源潜力及有利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