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废黄河三角洲获取的地震剖面,综合已有钻孔资料,对苏北废黄河水下三角洲的范围和结构进行研究,同时,采用ArcGIS手段对废黄河三角洲的沉积物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南黄海西部高分辨率地球物理测线的解译显示,剖面可划分为4个较为清晰的反射界面,即T0、T1、T2和T3,包含1个海底面(TO)、1个整合面(T1),两个不整合面(T2、T3),以及四个地层单元U1、U2、U3和U4。U1单元界于TO和T1反射界面之间,连续性中等至好,平行、亚平行反射结构,振幅中等,与海底呈整一接触,与T1界面呈整一或上超接触,局部无反射。U2单元界于T1和T2反射界面之间,连续性中等,平行、亚平行反射结构,振幅中等,与T1界面呈整一或顶超接触,与T2界面呈整一或上超接触。U3单元界于T2和T3反射界面之间,连续性中等至差,振幅中等至大,波状或杂乱反射结构,局部无反射,与T2界面呈侵蚀或顶超接触,与T3界面呈下超接触。U4单元位于T3反射界面以下,连续性差,振幅中等至大,波状、杂乱或无反射结构,局部可见平行、亚平行反射结构,与T3界面呈侵蚀接触。各单元层的沉积物质厚度不均,厚度总体由陆向海减薄;(2)根据剖面内部反射结构、外部几何形态、振幅和连续性等地震相特征分析了沉积相。BH6测线的地震剖面存在一古三角洲,内部为斜交前积反射结构,与底界面呈下超终止接触;BH1测线的东北部区域存在一明显的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内部为斜交前积反射结构,振幅中等至大,连续性中等至好,与海底和底界面分别呈顶超和下超终止接触。BH1的东北部存在大型盆地充填,内部为平行或亚平行反射结构,与底界面呈上超终止。BH1测线东北部斜坡处存在一复合式充填,底部为斜交或杂乱反射结构,与底界面呈下超终止,向上变为平行或亚平行反射结构,呈上超终止,属古河道沉积相。(3)根据钻孔比照分析,对U1单元内部的沉积物进行分析,认为废黄河尖处,沉积物厚度减薄;废黄河尖向两侧,沉积物厚度逐渐增加,并形成两个沉积中心,这与侵蚀下来的物质沿余流向南北两侧搬运有关;离废黄河尖较近的海域,存在一大致与岸线平行,南北延伸的块状薄沉积物,似一狭长凹槽,这可能与废黄河尖处海域涨落潮流向南北方向运动,波浪发生折射、波能辐聚造成的侵蚀有关。(4)根据浅层地震剖面,同时结合沉积物、微体古生物、年代学等资料,综合分析认为废黄河水下三角洲起于海洲湾顶部东西连岛附近,北缘经过8426站位(34°38.30’N)SYS-0701站位(34°39.7535’N)、东缘在122°E以西,南侧经过D-D’测线东南部,止于弶港附近,外缘在现今20m水深附近;(5)根据废黄河三角洲海域入海泥沙的收支状况,结合ArcGIS空间分析模块,对废黄河三角洲沉积的物质量进行计算,认为废黄河的泥沙总量为4332x108t-4547x108t(以304年计),4413×108t~4679×108t(以360年计),黄河的年输沙量分别14.3×108t-15.0×108t(以304年计),12.3×108t~12.9x108t(以360年计),所计算的黄河年输沙量均在前人研究得出的黄河年输沙量结果的范围内,因此,从总体上看,计算的黄河年输沙量比较合理,废黄河三角洲划分的范围较为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