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项目的施行是迈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也是新医改工作任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目标,“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全民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是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标志,是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十八大报告重点指出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向,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重点推进医疗服务,公共卫生,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由此说明,促进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尤其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水平,对于提高我国医疗卫生水平,实现各族人民共享“医改”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农村地区就医可及性比较低,卫生资源分配不均并且资源不能充分利用现象很普遍。乌鲁木齐市水西沟镇具有居民居住比较分散,面积大,管理难度高及人口流动性大的特殊性,因为该镇的特殊性,决定了医疗卫生服务供给存在特殊性。本文以乌鲁木齐市水西沟镇为研究区域,在文献查阅的基础上,选取了地理可及性、人口可及性、资源可及性、技术可及性、项目可及性及经济可及性这六个方面,对水西沟镇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水西沟镇在地理可及性方面可及,在人口、资源、项目、技术及经济可及性方面存在不足。造成可及性差的原因在于:其一,供给效率低;其二,资源分配不均;其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供给能力不足;其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供给质量低。同时,本研究从扩大补偿的范围,合理的测算成本;合理分配资源;提高城郊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四个方面提出提高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可及性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