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3年以来,人民币升值问题成为了中美贸易争论中的一个重要话题,其背景是不断扩大的美中贸易逆差和美国经济失衡。美国认为,其面临的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境况很大程度上是由中国的汇率政策造成的,即人民币被严重低估使得中国获得了不公平的竞争力。于是,美国不断向中国施压,要求中国政府大幅度升值人民币。2005年7月,中国宣布人民币升值2.1%,并实行以一揽子货币为基础的“爬行盯住”式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升值能否降低美中贸易逆差?在中美贸易不平衡的背景下,美中两国政府如何就人民币升值问题进行博弈?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本文采用了计量经济学的协整检验分析方法,并对人民币升值问题涉及的中美两国政治因素进行了分析。首先,按照SITC的国际分类标准,论文将中美贸易产品分为中美逆差产品和中美顺差产品,并利用协整检验的方法以及2001年1月至2010年6月的月度样本数据研究了中美贸易中各类商品贸易额对人民币名义汇率变化的敏感度。计量结果显示,总体来说人民币升值可以对美中之间的巨额贸易逆差起到改善作用,但实证结果显示,这种作用在中短期内有一定影响力,但长期内影响不大,而且,美中贸易逆差的变化并不只是取决于人民币汇率的变化,也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两国国内的通货膨胀会削弱人民币升值减少美中贸易逆差的作用。另外,论文对不同种类商品进行分析后发现,短期内,我国对美顺差产品仍然会受到人民币升值冲击。最后,论文从政治角度分析了美国国内利益集团和美国政府的政治经济考虑以及中国政府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的主要顾虑。本文认为,在对待人民币问题上,美国的相关利益集团起到了推动政府制定决策的制衡作用,美国政府在国家利益和维护其政治利益间权衡利弊,今后中美两国政府将维持合作的态度解决人民币汇率问题,寻求两国利益的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