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股市已经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与国外的成熟市场相比,在其整个发展历程中具有一个股价频繁和剧烈波动的显著特征,因此股市的波动问题已经引起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研究兴趣。尽管已经有很多学者对各国股市波动的规律和特征、股市波动的影响因素、股市风险的监管等领域进行了多角度研究,但对于中国股市波动是否为过度波动?有何特征及其危害?引起中国股市波动主要原因是什么?投资者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减少风险,政府又该如何进一步完善股市投资环境等问题都缺乏全面和系统的研究,说明了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必要性。
本文深入而全面地研究了中国股市的波动性。主要内容包括中国股市波动的特征和规律;引起中国股市过度波动的两个主要原因分析:投资者不成熟和监管者不成熟,分别从投资者羊群行为与股市政策这两方面进行深入阐述;以及投资者风险分散和政府风险控制等问题。全文的研究框架遵循中国股市波动的规律、动因和控制的逻辑路线。
首先,在相关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本文较为全面地分析了中国股市的波动特征和规律,得出以下结论:日收益率序列不服从正态分布,不满足独立同分布,存在长期自相关,且为平稳序列并具有ARCH效应;中国股市存在明显的集聚性和非对称性,并且上证综指是深圳成指的Granger原因;通过与国际上的其它10个股市(分为三个类别)进行横向对比,表明中国股市存在过度波动。
其次,笔者研究了引起中国股市过度波动第一个主要因素:投资者不成熟(投资者行为)。笔者认为投资者的从众心理本身可能构成了羊群行为最深层次的根基;接着笔者利用羊群行为模型来说明股市投资者之间的情绪传染会引起股价过度偏离基本价值,从而加剧股市的过度波动;然后笔者利用LSV模型对中国股市封闭式基金和开放式基金的羊群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证实了中国股市的证券投资基金存在较为明显的羊群行为,而且封闭式基金的羊群行为程度要高于开放式基金;最后笔者利用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对机构投资者比例与股市波动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结论:机构投资者持股比重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不仅不会降低股市的波动性,反而会提高股市的波动性。
再次,笔者研究了引起中国股市过度波动第二个主要因素:监管者不成熟(股市政策)。笔者先后运用事件研究法、回归分析和干预模型这三种方式对我国重大股市政策事件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重大股市政策是引起我国股市过度波动的重要因素。其后笔者从我国政策市的产生机制入手,分析了政策市下的投资者行为,笔者认为:只要我国政府在股市中的二重身份不改变,政府就会对股市进行直接干预,投资者也会做出相应的投机决策,即“政策市”就会存在,而政策市下投资者的羊群行为将进一步放大了股市波动性。
最后,笔者从投资者和政府两个角度出发研究了中国股市过度波动中的风险控制问题。首先,笔者基于投资者不成熟角度研究了股市非系统风险分散问题,实证结果表明股票投资组合能有效分散沪深股市的非系统风险,并且较为合适的投资组合规模为14只-20只股票。其次,笔者基于政府监管不成熟的角度对中国股市过度波动的监管控制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包括四个方面:引导和培育成熟的个人投资者;全面认识机构投资者作用;股市政策应注重间接调控和加强准入制度,确保上市公司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