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对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2011年11月~2013年9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ACS患者共计2400例,连续入选所有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1640例,其中住院期间行冠状动造影的ACS患者507例,依据年龄分成两组,中青年组298例(年龄<60岁,58.78%)和老年组209例(年龄≥60岁,41.22%)。纳入的研究对象中高龄(≥75岁)ACS患者共有374例,依据是否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分为两组:PCI组55例(14.71%)和保守治疗组319例(85.29%)。收集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探讨老年ACS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对所有患者定期随访,建立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筛选出影响高龄ACS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1.中青年组的中位年龄为53岁,老年组的为68岁。老年组女性ACS患者的比例明显高于中青年组[31.58%(66/209)比16.44%,(49/298),P<0.05]。与中青年组相比,老年组的血脂异常比例较低[36.36%(76/209)比45.30%(135/298),P<0.05],而合并糖尿病的比例较高[31.10%(65/209)比19.80%(59/298),P<0.05],高血压患者的比例,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老年组既往有吸烟史的患者63例(30.14%),中青年组的有175例(58.7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老年组既往有长期大量饮酒史的患者46例(22.01%),中青年组的有90例(30.2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患者往往合并更多的危险因素[1.53±1.05比1.31±0.99,P<0.05]。2.老年组冠状动脉病变以多支病变为主[40.67%(85/209)比30.20%(90/298),p<0.05],而中青年组以单支病变为主[43.96%(131/298)比32.54%(68/209),p<0.05],gensini评分总分老年组高于中青年组[10(4,20.25)比7.5(3,15.5),p<0.05],使用gensini评分方法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定量评估,老年组中重度狭窄比率较中青年组高[27.27%(57/209)比14.43%(43/298),p<0.05],中青年组则以轻度病变为主[85.57%(255/298)比72.73%(152/209),p<0.05])。3.高龄acs患者基线临床资料的比较:本研究纳入的高龄(≥75岁)acs患者的中位年龄为77岁,其中男性200例(53.48%),女性174例(46.52%),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levationmyocardialinfarction,stemi)78例(20.86%),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elevationmyocardialinfarction,nstemi)及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angina,ua)296例(79.14%)。pci组与保守治疗组间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比、高血压、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患病率、吸烟史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ci组与保守治疗组的acs患者临床情况的比较,如:入院时心率、心功能情况、前壁心肌梗死所占比例、心源性休克、急性肺水肿等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既往合并心力衰竭病史、心肌梗死病史、缺血及出血性脑卒中、慢性肾衰竭的比例,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pci组stemi患者所占比例较保守治疗组高[40.00%(22/55)比17.55(57/319),p<0.001]。4.随访期间的治疗:二级预防的情况比较:pci组为加强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预防支架内再狭窄,氯吡格雷的处方率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组。pci组55例,应用氯吡格雷治疗的53例,处方率为96.36%,保守治疗组319例,其中应用氯吡格雷的67例,处方率为21.00%,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阿司匹林、acei或arb、?受体阻滞剂、他汀等,抗血小板、抑制心室重塑、抗动脉粥样硬化等,pci组和保守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5.随访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630天。保守治疗组(319例)死亡92例,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132例,全因死亡率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8.9%和41.5%;pci组(55例)死亡3例,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15例,全因死亡率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5.5%和27.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对性别、年龄、既往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病史、既往脑卒中病史、既往心力衰竭病史、贫血、肾功能不全、住院期间发生心源性休克、急性肺水肿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分别绘制PCI组与保守治疗组的生存曲线,并进行Log-rank检验,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建立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发现:心源性休克,急性肺水肿,既往心力衰竭病史及女性,均为影响老年ACS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其比值比(HR)分别为:8.00、4.61、7.51、3.57。而PCI为影响老年ACS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HR值为0.21(P<0.05)。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绝经后,女性患者所占的比率逐渐升高。同中青年组患者相比,老年ACS患者往往合并多系统疾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较重,病变复杂,以多支病变为主。75岁以上的ACS患者接受介入治疗的比例偏低,但高龄并不是介入治疗的绝对禁忌,PCI仍然可以降低高龄ACS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明显改善患者预后,高龄患者仍能从介入治疗中获益。心源性休克,急性肺水肿,心力衰竭病史及女性,均为影响老年ACS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结合老年ACS患者的临床特点选择合理的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