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物、氮物化、磁性隧道结及DNA碱基自由基磁性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yi504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2000年Dietl等人预测Mn掺杂的GaN等半导体具有室温铁磁性(RTFM)以后,许多科研工作致力于研究过渡金属掺杂的半导体材料的磁性。实验上已经证实由于氧空位的存在,许多氧化物薄膜或纳米颗粒表现出室温铁磁性(RTFM)。与此相反,第一性原理计算表明,对于HfO2,TiO2,ZnO,SnO2,ZrO2等氧化物,磁性产生的原因是由于阳离子空位的存在。由于人们对非掺杂氧化物的铁磁性产生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d0铁磁性已经成为本世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与人们的传统观念不同,没有d或f电子的材料也可以表现出铁磁性。MgO是典型的do氧化物,理想的块体MgO是无磁性的。目前为止,关于V0Mg空位对MgO磁性的影响,还没有系统的第一性原理研究报道。利用局域密度近似(LDA),广义梯度近似(GGA)以及库仑修正的局域密度近似(LDA+U)三种方法计算含有V0Mg空位的MgO磁学性质。   在氧化物,氮化物和硫化物中掺杂无磁性的s,p元素如C,N,Mg,A1等也可以在体系中引入铁磁性。这些杂质元素可以将无磁性的化合物转化为磁性体系,磁性出现的原因是C,N,O,S等原子2p电子的自旋极化。对于与MgO具有相同结构的SrO体系,迄今为止,还没有对同时含有中性阳离子空位及阴离子替代的SrO的磁性的从头计算研究。通常,纳米颗粒的表面存在着大量的缺陷或空位。因此,对含有中性Sr空位(V0Sr)及C/N掺杂的SrO表面的磁性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本文将用LDA+U方法计算当含有V0Sr空位或用C/N替代O,以及空位和替代同时存在时SrO(100)面的磁性。   最近,ZnO由于其在光电子纳米器件方面的重要应用而被广泛研究。密度泛函计算已证明Zn空位可以在ZnO纳米薄膜和纳米线中引入磁矩,磁矩来源于Zn空位周围O原子上的未配对2p电子。Zn空位可以在ZnO纳米薄膜和纳米线中引入铁磁性。然而,迄今为止,还没有对纯的ZnO纳米管磁性的理论研究。在这里,用第一性原理计算ZnO(5,0)单壁纳米管(SWNT)的磁性。   GaN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半导体材料。由于具有独特的物理特性,并且是光电子学器件的基础性材料,GaN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被广泛研究。GaN有两种不同的晶体结构:纤维锌矿结构(空间群P63mc)和立方结构(空间群F4-3m,)。实验上观测到的RTFM是由于纳米颗粒的表面存在缺陷,而纳米颗粒的内部仍然是抗磁性的,Ga空位可以在纤维锌矿结构的GaN半导体纳米颗粒中产生铁磁性。立方相的GaN一般处于亚稳态,在激光泵浦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将用第一性原理计算当存在中性的Ga空位(V0Ga)和中性的N空位(V0N)时,立方相GaN的(100)和(101)面的磁性。   近来,以(001)取向的MgO作为势垒(tunnel barrier)的磁性隧道结(MTJ)由于其在硬盘驱动(HDD)读取磁头及磁性随机存储器(MRAM)方面的重要应用而引起了物理学家的广泛关注。据已有的理论研究报道,Fe/MgO/Fe磁性隧道结的磁阻变化率可以高达1000%,实验上却只达到300%。人们普遍认为,层间交换耦合(IEC)是磁性隧道结两端铁极间磁耦合性质的重要度量。MgO势垒的不完美性是影响Fe/MgO/Fe(001)MTJ性质的重要因素。但目前还没有对该体系界面处的中性Mg空位对体系界面磁性及层间交换耦合(IEC)的影响的细致研究报道。因此,本文用LDA+U方法计算了Fe/MgO/Fe(001)磁性隧道结界面处的V0Mg空位对界面磁性和IEC的影响。   电离辐射能造成DNA的直接或间接损伤。对于直接损伤,能量直接被DNA吸收生成自由基及其衰落产物。间接损伤来自于辐射在DNA所处的环境中形成的自由基对DNA的攻击。这些自由基主要来自于水,其中·OH是最主要的种类。·OH可以和DNA碱基发生加合或脱氢反应,生成羟基化自由基和脱氢自由基。已有许多工作致力于研究脱氢及加合反应对DNA碱基的初级损伤。然而,目前大多数已有文献报道都致力于探究DNA碱基的损伤机制及·OH自由基攻击DNA碱基的加合及脱氢反应可能生成的产物。由于强电离辐射导致·OH自由基攻击DNA碱基造成的损伤,如果不及时修复,就有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研究·OH自由基攻击DNA碱基生成的产物的自旋极化或磁学性质对于理解辐射对DNA的损伤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用从头计算研究加合反应及脱氢反应生成的DNA自由基的磁性。   本论文的计算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   1.对于含有不同浓度的中性Mg空位(V0Ng)和O空位(V0O)的MgO的d0磁性,第一性原理计算表明,纯的块体MgO是无磁性的,V0O空位不能在体系中引入磁矩,而V0Mg空位可以在体系中引入FM。所产生的FM不但和V0Mg空位的浓度有关,还和其在体系中的分布有关(对于特定浓度的V0Mg空位而言)。随着V0Mg空位浓度的增大,体系的磁性也会变强。磁性产生的原因是V0Mg空位周围O的2p电子的自旋极化。LDA+U的计算结果表明,当V0Mg空位浓度为6.25%时,体系呈现出半金属性质,该发现对当前的自旋电子学领域有很重要的贡献。本文的计算可以用来模拟MgO纳米颗粒近表面区域的磁性。   2.对于含中性点缺陷及C/N掺杂时SrO(100)面的磁性,LDA+U计算表明,理想的SrO(100)面是无磁性的。V0O空位不会引入任何磁矩。V0Sr空位可以在体系中引入大磁矩,磁矩主要位于最外原子层空位周围的O原子上。浓度为6.25%的V0Sr空位可以在体系中引入铁磁态。用C或N替代O可以在体系中引入大磁矩,磁矩来源于C/N的2p洞。由于C/N原子的2p电子对O的2p洞具有补偿作用,V0Sr空位及C/N掺杂共存则有可能削弱体系的磁性。   3.对于当存在中性Zn空位(V0Zn)及C掺杂(替代O)时(5,0)ZnO SWNT的磁性,GGA计算表明,纯的(5,0)ZnO SWNT是无磁性的,V0O空位也不能在体系中引入任何磁性。V0Zn空位可以在管中引入大磁矩,磁矩主要位于相邻的原子环上的O原子。浓度为6.67%的V0Zn空位可以在体系中引入铁磁性。用C原子替代O原子也可以在体系中引入大磁矩。用一对C原子替代两个O原子可以在体系中引入铁磁性,但只能发生在特定的激发态。   4.对于含中性空位的GaN(100)和(101)面的磁性,GGA计算表明,理想的Ga终端的GaN(100)和(101)面是无磁性的。N终端的GaN(100)是不存在的,因为该结构优化后变为Ga终端的GaN(100)面,并呈现出铁磁性。V0Ga空位可以在Ga终端的GaN(100)面引入较大磁矩,这些磁矩呈铁磁性耦合。磁矩产生的原因是由于空位的存在导致了N原子2p电子的自旋极化。在GaN(101)面,V0N空位不会带来任何磁矩,而V0Ga空位又可能使体系呈反铁磁态。认为立方相GaN的室温铁磁性(RTFM)来源于纳米颗粒表面Ga空位的存在或表面重构形成的新表面态。   5.对于Fe/MgO/Fe(001)磁性隧道结界面处的V0Mg空位对界面磁性和层间交换耦合(IEC)的影响,LDA+U计算表明,由于Fe的3d电子对V0Mg空位引入的2p洞的电荷补偿效应,V0Mg空位并不能像在MgO纳米磁料中那样在Fe/MgO/Fe(001)MTJ的界面处其周围的O原子上引入局域性磁矩。和完美的Fe/MgO/Fe(001)MTJ不同,当界面处存在V0Mg空位时,体系的IEC随着MgO势垒厚度的增加呈现震荡性质。V0Mg空位的浓度变化也会导致IEC呈现震荡性变化,并因此会进一步影响MTJ的隧穿磁电阻变化率。   6.对于·OH攻击DNA碱基生成的自由基的磁性,GGA计算表明,加合及脱氢反应可导致碱基自由基内化学键的重构(除脱H5的胞嘧啶自由基外)。当攻击腺嘌呤和鸟嘌呤中的C4-C5双键发生加合反应时,·OH优先加合到腺嘌呤中的C5位置,或鸟嘌呤中的C4位置,并造成腺嘌呤在C5位置及鸟嘌呤在C4位置发生严重扭曲。自旋极化发生在所有计算的自由基中,使得自由基具有1μB的总净磁矩。所引入的磁矩主要来源于C,N原子2p电子的自旋极化。未损伤的碱基是无磁性的,而受-OH自由基攻击后的DNA碱基具有磁性。
其他文献
等离子体是一个复杂的多参量体系,对电子密度,电子温度、活性粒子密度、电子能量分布等参量进行诊断,是低温等离子体研究的重要工作。在等离子体诊断技术中,利用微波和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等离子体参数诊断技术具有无扰动、时间分辨率高等特点;不同的相互作用机制发展出了多样化的微波诊断方法,其在等离子体特性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设计构建了零拍微波干涉仪诊断系统,并用其对电容耦合等离子体密度进行了测量,
根据量子统计理论的观点,玻色子和费米子具有完全不同的量子统计特征:对玻色子体系,当温度低于某一临界值时,将有宏观数量的粒子凝聚到一个或几个量子态的现象,称为玻色-爱因
这篇文章主要研究二维dilaton引力理论中表观视界附近的粒子辐射。类似于高维时空的霍金辐射的粒子隧穿效应的解释,这里将采用Hamilton-Jacobi方法研究表观视界附近的隧穿效应
空间激光测距指用激光束作为信息载体测量位于太空中的物体间的绝对距离或相对位移,空间激光测距技术可以用于卫星定轨、深空探测、星间光通信、基础物理前沿研究等方面。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