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票市场异象OJE效应的实证研究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nko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股票市场经历了二十多年巨大的变革和发展,其表现出的市场特征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结合宏观经济政策,在有效市场假说和行为金融学的理论基础上,对最新由美国学者Cooper等人提出的一种市场异象OJE效应在沪深两市的存在性进行了实证研究。   实证分析采用加权和等权的市场月收益率指标,运用虚拟变量回归的方式,试图检验正的一月份市场超额收益率的年份相较于负的一月份市场超额收益率的年份,是否会具有显著更高的其余11月市场收益率,即“开门红”现象。数据结果显示,这种OJE效应在我国上海证券交易所中有微弱的存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则没有发现。然而,进一步对研究样本区间进行了2000年前后的对比分析时,则发现OJE效应在2001-2011年间显现。推测认为这可能与证券市场建立之后的不断改革完善、合格境外投资者的引入及其相关投资方式联动有关。另外,本文还同时检验了其余月份效应,并后续检验了其效应集中度和波动性问题。综合来看,OJE效应在中国股票市场上逐步显现并且一月份相对于其他月份具有明显不同的指示性意义。
其他文献
银行效率是银行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提高银行业的效率是防范金融风险、推动银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入世后,效率较高的外资银行已成为我国金融体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我国银行要在
2009年10月30日,备受瞩目的创业板市场正式开市交易,受到了广大投资者的追捧,上市公司普遍呈现出高市盈率、高发行价、高超募集资金的特点,市场极为火爆。   但随着时间推移,创
供应链金融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与发展和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我国供应链金融业务也跨上了一步新台阶,以银行和核心企业主导的传统供应链金融发展到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模式。其中,在2014年,P2P网贷平台出现“资产荒”,问题平台不断增加,为满足投资人优质资产的需求,一些相对成熟的平台开始涉水供应链金融。供应链提供的优质资产与P2P低门槛的融资平台使两者有
学位